黄堂通夕听檐声,去谒灵湫及未明,画鹢破寒收宿霭,老龙擎日献新晴。
何须厌胜驱黄帽,况复精诚却卫兵。
尽道使君能抚字,归途争看古阳城。
虞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初爲广德、吴兴二郡教官(本集卷三《再用韵述怀》注),歷绩溪令,知湖州、婺州(本集卷二《林子长见访……》注)。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爲太学博士,迁监察御史(本集卷六《轮对札子》题注、《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九之六),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爲国子监丞(《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二之九),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爲淮南东路转运副使(本集卷六《被召上殿札子》题注)。三年,转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兼知平江府。四年,改知庐州(《吴郡志》卷七、卷一一)。嘉泰元年(一二○一),除中书舍人(本集卷六《已见札子》题注)。二年,迁兵部侍郎(《宋会要辑稿》兵二六之一三)。生平崇敬唐白居易,家建尊白堂,有《尊白堂集》二十二卷(本集卷首陈贵谊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八有传。 虞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喜晴》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虞俦。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黄堂通夕听檐声,
夜晚黄堂里传来檐上的声音,
去谒灵湫及未明。
前去拜访灵湫和未明之神灵。
画鹢破寒收宿霭,
画上的鹢鸟破开寒气,收起夜晚的阴霭,
老龙擎日献新晴。
老龙托举太阳,献上崭新的晴朗。
何须厌胜驱黄帽,
为何需要讨厌胜利,驱逐黄帽(指官员),
况复精诚却卫兵。
何况再加上精诚来保卫自己。
尽道使君能抚字,
大家都说使君(指诗人自己)善于执政,
归途争看古阳城。
回程的路上众人争相观赏古阳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晴朗天气的喜悦之情。诗人在黄堂(官方会议场所)通宵聆听檐声,感受着夜晚的宁静。第二句中,虞俦提到了拜访灵湫和未明之神灵,这可能是指诗人在夜晚心灵的寻求和交流。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画上的鹢鸟破开寒气,迎接着太阳的升起,预示着新的一天的开始。这里的鹢鸟和老龙可以被视为自然界的象征,它们象征着阳光和温暖,给人带来新的希望和愉悦。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了使君能够善于执政,但诗人认为胜利和官员的身份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保持精诚和正直,以保护自己。最后一句中,虞俦描述了回程时众人争相观赏古阳城,这显示出古城的美丽和吸引力。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对晴朗天气的喜悦之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简单美好事物的追求。诗中还融入了对治政者的思考,强调了诚实正直的重要性。这首诗充满了宋代诗词的特色,以自然为背景,表达情感和思想。
城市如煁灶,输兹山水乡。松深不见日,瀑近自生凉。静里疑秋至,吟边喜昼长。蕉衣与纨扇,皆弃在空箱。
曾发箫声水槛前,夜蟾寒沼两婵娟。微波有恨终归海,明月无情却上天。白鸟带将林外雪,绿荷枯尽渚中莲。荣华不肯人间住,须读庄生第一篇。
淡烟疏雨东篱晓。菊团凄露真珠小。青蕊抱寒枝。因谁特故迟。曾是骚人盼。羞做茱萸伴。揉破郁金黄。与君些子香。
春来生怕恼吟魂,不待春来便出村。诗骨瘦来山并耸,酒肠宽去海都吞。板桥晴雪梅花路,茅店东风竹叶尊。囊底青蚨有三百,未甘骑马傍人门。
月里谁横笛,秋深战垒闲。别吹新曲调,偏照旧关山。响激商飙起,声随陇水潺,远传边塞外,高入广寒间。解白嫦娥发,能苍壮士颜。倚楼人谩拜,何日凯歌还。
瘿妇趁墟城里来,十十五五市南街。行人莫笑女麤丑,儿郎自与买银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