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策清溪岸,茅檐事事幽。
燕巢春始垒,蛛网雨来收。
翁媪能留客,儿童不识愁。
兴长归径晚,回首问群鸥。
释文珦(一二一○~?)(生年据本集卷一○《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余。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文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及《诗渊》中所引录。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溪上》是宋代诗人释文珦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清澈的溪边漫步时的景象和感受。
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溪边的茅檐、燕巢、蛛网等细节,展现了溪上的宁静和幽深。茅檐下的事物都显得幽静而安详,燕巢开始筑起,蛛网也随着雨水的降临而收起。这些细节营造出一种宁静和安逸的氛围。
诗中提到的翁媪(指年老的男性和女性)能够招待客人,而儿童却无忧无虑,不懂得忧愁。这揭示了作者身处宁静的自然环境中,感受到了岁月静好和人间繁华与喧嚣的对比。
随着时间的推移,兴致渐长,作者开始沿着小径回家。诗的最后两句是作者回首时问群鸥,似乎在询问它们关于人间纷扰的感受。这种对自然的倾诉和对人世间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内心对于平淡生活的领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整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宁静的景象,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于人世间烦忧的思考。这种对自然的倾诉和呈现,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宁静与平和,同时也引发人们对于生活的思考和对于自然美好的向往。
居家到底胜居官,啼鸟声中昼掩关。待得小园花落尽,更须移酒对青山。
万条银烛引天人,十月长安半夜春。步障三千隘将断,几多珠翠落香尘。一人女婿万人怜,一夜调疏抵百年。为报司徒好将息,明珠解转又能圆。人主人臣是亲家,千秋万岁保荣华。几时曾向高天上,得见今宵月里花。比翼和鸣双凤凰,欲栖金帐满城香。平明却入天泉里,日气曈曨五色光。
汉家飞将领熊罴,死战燕山护我师。威信仇方名不灭,至今奚虏奉遗祠。
卑栖曾未托椅梧,敢议雄心万里途。蒙叟自当齐黑白,子牟何必怨江湖。秋天响亮频闻鹤,夜海曈曨每见珠。一醉一吟疏懒甚,溪人能信解嘲无。
月华未上鼓声喧,又向山阴过上元。五岁镜湖才一熟,今年灯市始应烦。留连昼景通三夜,呼吸阳和达九门。游客不知千古意,看人看火漫奔奔。
早年勤倦看书苦,晚岁悲伤出泪多。眼损不知都自取,病成方悟欲如何。夜昏乍似灯将灭,朝暗长疑镜未磨。千药万方治不得,唯应闭目学头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