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水东流去,何时合大江。
岂无双鲤鱼,附书还故乡。
不忧溪水迟,所恨垅坂长。
临流一叹息,四顾山苍苍。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召试,除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校书郎、着作郎(《南宋馆阁录》卷七)。八年,出爲福建路转运判官(同上书)。十年,兼实录院检讨、守起居舍人、兼侍讲、试中书舍人(《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五、一三七)。升实录院同修撰,十一年,罢。起知衢州。十八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献《绍兴中兴復古诗》以希进用,寻卒(同上书卷一三九、一五八),年五十三。有《紫微集》(《宋史·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张巨山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六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张嵲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紫微集》爲底本,参校《湖北先正遗书》影印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本)以及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句,编附卷末。
《溪水》是宋代诗人张嵲的作品。这首诗以自然景物溪水为题材,通过描绘溪水东流的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溪水东流去,何时合大江。
岂无双鲤鱼,附书还故乡。
不忧溪水迟,所恨垅坂长。
临流一叹息,四顾山苍苍。
诗意:
这首诗以溪水流淌的景象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之情。诗人看着溪水向东流去,心中充满了对这条溪水何时能够汇入大江的期盼。他想象着溪水的源头是否有双鲤鱼,它们是否会带着诗人的书信回到他的故乡。诗人并不担心溪水流动的速度是否会迟缓,而是对时间过得太快而感到遗憾。面对流淌的溪水,他发出一声叹息,四周望去,山峦连绵,苍苍一片。
赏析:
这首诗通过溪水的形象,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光阴流逝的感叹。溪水东流的场景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诗人对于溪水何时能够与大江汇合的期盼,寄托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在他的想象中,溪水的源头可能有双鲤鱼,它们或许会将诗人的书信带回故乡,这种想象更加增添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并不担心溪水流动的速度,而是对时光飞逝的感慨之情。他对着流淌的溪水发出一声叹息,四周的山峦苍苍,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整首诗以简约朴实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思念和对光阴流逝的感慨之情,以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内心的情感。这种抒情手法使得诗意更加真挚动人,让读者在感受到诗人的情感的同时,也对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有所思考。
瑶池罢游宴,良乐委尘沙。遭遇不遭遇,盐车与鼓车。
酲病初非病,寻真却损真。孤愁如送别,清渴欲生尘。嗅菊时思杜,薰香未惬荀。蔗浆知可析,莫致一瓯新。
玉盘叠捧溪女归,鱼鳞作室待水婓。竹间山鬼入夜啼,古庙久闭谁启扉。屈原憔悴江之圻,芙蓉木兰托兴微。贾谊未召绛灌挤,香草嘉禾徒菲菲。曾无半辞助诃讥,国风幸赖相因依。
大化元无揀择,墨光随手高低。但得岁寒风度,自然处处皆宜。
岁月推来逢子午,坎离交处互乾坤。休将世法论修短,超出阴阳道独尊。
论事从违数,题诗窜定频。客君徒得重,爱我不言贫。薄俗无兄弟,我曹相主宾。别觞终作恶,别语要须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