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尘睬目厌黄埃,萧飒风棂听雨来。
心似芭蕉半憔悴,喜闻蛰户一声雷。
李洪(一一二九~?),字可大(《宋诗纪事补遗》卷六一),扬州(今属江苏)人。正民子。宋室南渡后侨寓海盐、湖州。高宗绍兴二十五年(一一五五),官监盐官县税。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永嘉监仓。未几,奉召入临安任京职,官终知藤州。有《芸庵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五卷。事见宋陈贵谦《芸庵类稿序》及本集诗文。 李洪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喜雨》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李洪。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京尘扫目厌黄尘,
萧飒风声听雨临。
心情犹如芭蕉叶,
喜闻蛰居一声雷。
诗词的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期盼已久的雨后景象。诗人厌倦了京城的尘埃,渴望清新的雨水洗涤大地。他倾听着风声,期待雨水的到来。此时,他的内心犹如芭蕉叶般凄凉而憔悴,但当他听到一声雷鸣,他感到非常欣喜。
诗词的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京城尘埃、风声和雨水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雨的期盼和喜悦之情。诗中使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如扫目厌黄尘、萧飒风声和喜闻蛰居一声雷等。这些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焦躁与期待。诗人将自己的心情比作半枯萎的芭蕉叶,表达了他的疲惫和无奈。然而,当他听到雷声时,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显示出他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生机的渴望。
这首诗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联系,以及自然现象对人们情感的影响。诗人通过对天气变化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界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清新,给人一种宁静而愉悦的感觉。它提醒着人们珍惜自然的恩赐,同时也让人们思考生命中喜悦与渴望的价值。
王土平平。正海息波澜,岳敛云烟。三景虚明,八表澄清,一月普照诸天。有流霞洞焕,映黍珠、徐下空玄。绝形言。见千真拱极,万气朝元。当时鹤鸣夜半,感真符宝篆,特地清传。碧湛龙文,红凝龟篆,绛衣舞鬣蹁跹。计功成果就,无真教、郭景飞仙。已千年。亘灯灯续焰,光朗无边。
抹月涂风画有声,等闲人见也愁生。听莺桥下波仍绿,走马台边月又明。芳草路多人去远,梅花春近鸟衔争。残更亡寐难同梦,为雨为云只自行。
祥符额赐海会寺,四百年来弹指过。试问竹林桥下路,往还曾见几东坡。
昔趋魏公子,今事霍将军。世态炎凉甚,交情贵贱分。黄沙扬暮霭,黑海起朝氛。独与君携手,行吟看白云。
哀怨杨叛儿,骀荡郎知否。香死博山炉,烟生白门柳。
对月无何添雅致。丛绿花黄偏有异。正是遇重阳,霜露冷、宜呈祥瑞。清香覆我如言志。害风来、且休攀视。应共到蓬莱,琼筵上、众仙颁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