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禅心若苇林,此门无古亦无今。
庭前柏树祖师意,竿上风幡仁者心。
草木同沾甘露味,人天倾听海潮音。
胡床默坐不须说,拨尽寒灰劫数深。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干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蒋芝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并参校干隆间翁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等的繫年,底本多疏漏,据《四库全书·山谷集》所附黄{巩/言}《山谷年谱》拾补,分别繫于诗题下。底本中涉及山谷跋语、手蹟、石刻及版本文字异同的注释文字,酌予保留。《山谷集》中多出底本的骚体诗及偈、贊、颂(其中多爲六言或七言诗)等,参校明弘治叶天爵刻、嘉靖乔迁重修本(简称明本),编爲第四十五至四十八卷。另从他书中辑得的集外诗和断句,编爲第四十九卷。
《戏赠惠南禅师》是黄庭坚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佛子禅心若苇林,
此门无古亦无今。
庭前柏树祖师意,
竿上风幡仁者心。
草木同沾甘露味,
人天倾听海潮音。
胡床默坐不须说,
拨尽寒灰劫数深。
诗意:
这首诗词是黄庭坚以戏谑的方式赠送给惠南禅师的。诗中表达了对禅修者的赞美和敬意,以及禅修的境界与境界之间的联系。
赏析:
这首诗词以佛教的禅修思想为背景,表达了禅修者的心境和修行的意义。首句“佛子禅心若苇林”,比喻禅修者内心的静默和平和,就像一片茂密的苇林一样。接着,黄庭坚说“此门无古亦无今”,意味着这种禅修的境界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永恒存在的。
下一句“庭前柏树祖师意,竿上风幡仁者心”,描绘了庭院中一棵柏树,寓意着这里是禅修祖师的地方。风吹拂着禅师的衣幡,象征着禅修者内心的慈悲与善良。
接下来的两句“草木同沾甘露味,人天倾听海潮音”,表达了禅修者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他们和自然万物一样,都能感受到甘露的滋润,倾听大海潮音的宏伟。这也暗示着禅修者与宇宙的连接和共鸣。
最后两句“胡床默坐不须说,拨尽寒灰劫数深”,表达了禅修者在修行中的默默坐禅和超越世俗的状态。他们无需言语,静静地坐在胡床上,超越了寒灰(尘世的苦难和痛苦),超越了劫数(生死轮回的循环)。这是一种对禅修者境界的赞美和敬仰。
总的来说,黄庭坚的《戏赠惠南禅师》通过诙谐的方式表达了对禅修者的敬意和赞美,描绘了禅修的境界和意义。通过诗词的形式,传递了对禅修修行者的启迪和鼓励,以及对禅修境界的向往和探索。
莫向天涯说故乡,人身不似雁随阳。黄花满手空佳节,千里有怀如雨肠。为许功名酬圣代,不须愁绪付瑶觞。男儿不是闺中物,生则桑弧射四方。
桃李漫山等俗流,诸杨汝是荔支俦。当时若贡长生殿,又得真妃笑点头。
方广即真华藏界,自他不隔一毫端。庞眉大士常相见,猛雨豪风漫作难。
单罗初试怯春风,金鸭香销翠被空。江燕低翻三寸黑,海棠微褪一分红。酒因睡浅酲难解,诗为愁多句未工。晴日渐长儿女懒,秋千闲在曲阑东。
枝封苍藓澹花疎,一种风流高更孤。试问约斋三百树,林中还有此枝无。
堂堂七尺,懔一时人物,孤映三蜀。闲雅风流豪醉后,犹有临邛遗俗。十载虞庠,一官楚塞,雅操凌寒玉。江山千里,惠然来慰幽独。落笔妙语如神,两章入手,不觉珠盈掬。从此西归荣耀处,宁假华旌高纛。乐府新声,郢都余唱,应纪阳春曲。老夫一醉,故人高义堪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