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夕照》

夕照留歌扇,余辉上桂丛。
霞光晴散锦,雨气晚成虹。
燕下翻池草,乌惊傍井桐。
无憀照湘水,丹色映秋风。

作者介绍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夕照》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夕照留歌扇,余辉上桂丛。
霞光晴散锦,雨气晚成虹。
燕下翻池草,乌惊傍井桐。
无憀照湘水,丹色映秋风。

中文译文:
夕阳的余晖映照在扇子上,晚霞的光芒洒在桂树丛中。
霞光晴朗时散发出美丽的锦绣,雨后的气息在晚霞中形成彩虹。
燕子飞下,掀起池塘中的草,乌鸦惊飞到井旁的桐树上。
夕阳无法照亮湘江的水面,但丹色的晚霞映照在秋风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夕照为主题,通过描绘夕阳的余晖、晚霞和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和感叹。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诗词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

首句“夕照留歌扇,余辉上桂丛”描绘了夕阳的余晖映照在扇子上,晚霞的光芒洒在桂树丛中,展现了夕阳的美丽和辉煌。

接下来的两句“霞光晴散锦,雨气晚成虹”通过对晚霞的描绘,表达了晚霞散发出美丽的锦绣,雨后的气息形成彩虹的壮丽景象。

接着的两句“燕下翻池草,乌惊傍井桐”通过描绘燕子飞下,掀起池塘中的草,乌鸦惊飞到井旁的桐树上,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和活力。

最后两句“无憀照湘水,丹色映秋风”表达了夕阳无法照亮湘江的水面,但丹色的晚霞映照在秋风中,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离别之感。

整首诗词以夕照为线索,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同时,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使诗词充满了诗意和情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 《嘉禾》

    城楼倒影落湖波,湖上风帆镜里过。归客自炊菰米饭,小娃争唱《竹枝》歌。梭头艇子轻于叶,雪色沙鸥白似鹅。此地将军战时血,春来丹渍藓痕多。

  • 《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煮,自临钓石取深清[1]: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2],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3],坐听荒城长短更。

  • 《即事》

    小阁凭栏望远空,天河横贯斗牛中。他年鼓角榆关路,马上遥看与此同。

  • 《和高常簿暮春》

    世变日以薄,无从见雍熙。闭门读古书,聊以道自怡。桃李春盎盎,风雨秋凄凄。于春何足喜,于秋何用悲。人生一世间,所忌立志卑。终身有不遇,千载皆明时。我生无所解,肥遁沧海沂。一朝遇名胜,朽腐生光辉。敛衽赞明德,非公谁与归。

  • 《送范尧夫》

    遝遝走闾巷,都人起中宵。相拥候府门,惟恐失此朝。尽言来送公,车马城北桥。桥边脂辖亭,大尹此相邀。歌管盛宴集,簪裾合群僚。四座酒既行,相顾魂已销。亭前有杨柳,秋风减长条。折以持赠公,莫厌霜叶凋。节物虽谓晚,比春情更饶。递起劝公饮,双呼金翠翘。岂徒要公醉,恐公

  • 《句》

    丹楼碧阁南徐馆,疊嶂排峰北固山。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