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甚南轩竹半黄,晚抽旱笋杂榛荒。
不嫌毒手千竿尽,稍放清风八月凉。
短簪只堪除粪壤,新萌会看伏牛羊。
扶持造化须人力,早听人言布麦糠。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洗竹》是苏辙所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竹子在寒冷的季节中的景象,并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寒甚南轩竹半黄,
晚抽旱笋杂榛荒。
不嫌毒手千竿尽,
稍放清风八月凉。
短簪只堪除粪壤,
新萌会看伏牛羊。
扶持造化须人力,
早听人言布麦糠。
诗意:
这首诗词以寒冷的季节中的竹子为主题,描绘了竹子在冬天中的景象。竹子的叶子已经变黄,但在寒冷的天气中,竹子却抽出了一些旱笋,混杂在杂草丛生的环境中。尽管竹子的生长状况并不理想,但作者并不嫌弃,仍然愿意用清风吹拂来给它们带来一丝凉爽。
在第二节中,作者提到用短簪来清除竹子周围的粪壤,为它们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作者还提到新生的竹笋将会吸引伏牛和羊前来观赏。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观点,认为人类的力量是造化的支撑,同时强调了早日听取人们的建议,改善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竹子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关注和敬畏之情。苏辙通过寒冷的季节和竹子的生长状态,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化和生命力的顽强。尽管竹子在严寒中的生长状况不佳,但作者并没有抱怨,而是用清风来宽慰它们,这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诗中的短簪和清风也寓意着人类的参与和助力,人类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并帮助自然界的生物得到更好的生长条件。最后两句强调了人类的智慧和努力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提倡及时采纳他人的经验和建议,以促进农业的发展。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竹子的生长状况和作者对自然的感慨,展示了苏辙细腻的观察力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这首诗词通过对微小事物的描写,传递出对生命力和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考。
赵君规模要名世,徐君人物南州稚。欲携老砚共砚冰,梅花不许山礬弟。今年识徐如识春,未识佚老园中人。似闻竹外一溪碧,天与隔断俗子尘。此诗到眼情已浃,吾曹终与常人别。不然持问溪头云,渠自客吾分半榻。
秀出青徐野,风移邹鲁乡。家声齐丙魏,人物到轩黄。漫仕从三已,危机付两忘。并游无此老,谁与共行藏。
词场凡马洗之空,学海波中得老龙。尚韵许人赓白雪,正声惟我识黄钟。素王不作无明主,贱子何之可附庸。乌鹊正兹徒绕树,鹪{僚亻换焦}还更乞相容。
少也矜华整,俄而扫艳秾。吾常才道韫,汝竟妻南容。薄味宁蔬素,流芳欠管彤。伯兄与邱嫂,净土必相逢。
晴晓初春日,高心望素云。彩光浮玉辇,紫气隐元君。缥缈中天去,逍遥上界分。鸾骖攀不及,仙吹远难闻。礼候于斯睹,明循在解纷。人归悬想处,霞色自氛氲。
昔贤识紫芝,不恨生叔季。同寮得若人,襟宇极冲粹。相过鄙吝忘,满抱昔贤意。傍睨褦襶儿,真堪裂人眦。棋枰消暇日,竹轩荫疎翠。不作沮洳临,纤钩笑侯喜。爱此小泓渟,历乱青钿委。大篇副么荷,乞一仍得二。政须传生徒,未暇藏箧笥。辞源深莫穷,归牛定浮鼻。紫芝不诗鸣,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