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于尘里望,此景在烟霄。
岩静水声近,山深暑气遥。
杖藜青石路,煮茗白云樵。
寄语为郎者,谁能访寂寥。
孟贯,字一之,建阳(今属福建)人,一说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万姓统谱》卷一○八)。后周显德中,释褐授官(《江南野史》卷八),爲性疏野,不以名宦爲意,喜篇章,谏议大夫杨徽之称之(《诗话总龟》前集卷一三引《诗史》)。今录诗三十一首。
《夏日登瀑顶寺,因寄诸知己》是唐代诗人孟贯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曾于尘里望,此景在烟霄。
岩静水声近,山深暑气遥。
杖藜青石路,煮茗白云樵。
寄语为郎者,谁能访寂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夏日登上瀑顶寺观景的情景,并借寄给各位知己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作者曾在尘世间远望过这样的景色,现在这景色仿佛在天空之中。山中静谧,水声近在咫尺,而山深之处却传来遥远的暑气。作者手持拐杖,沿着青石路行走,煮茶的白云悠然漂浮,樵夫在山间行走。作者向众多知己寄语,希望有人能够理解他内心的寂寥之感。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夏日登瀑顶寺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诗中的景物描写简洁而生动,通过对山、水、云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夏日山间的静谧画面。作者通过使用"尘里望"和"烟霄"等词语,将现实与超脱的境界相联系,营造出一种超然的感觉。山深处传来的暑气,则展示了夏日的炎热与遥远。
诗的后半部分,以描写作者行走和周围景物为主,通过杖藜、青石路、煮茗、白云樵等描写,展示了作者在山间的自然与宁静。最后两句"寄语为郎者,谁能访寂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寂寥之感,寄望能够找到心灵的寄托和共鸣。
整首诗意境优美,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夏日山间的景色和作者的情感,既展示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宁静,又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知己的思念。这首诗词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相结合,传递出一种超越尘世的意境和内心的深沉感受,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步虚声裹八奇翁,八奇须信古英雄。宾朋未散山翁醉,听歌同入醉乡中。
书生活计极萧骚,爝火微明似束蒿。犬子地寒徒壁立,元龙身懒谩楼高。笔端未办夸三绝,酒里犹能扫二豪。又向诗坛蕲借一,强磨铅钝齿吹毛。
弹压殊非翼翼商,藉公惠养破天荒。从今若说京都政,不数前张数后张。
想玉人花容柳眉,不由人不如呆似痴。无奈云山遮蔽,生隔断路东西,生隔断路东西。
残菊无复花,游蜂抱枯丛。我老复多疾,寄迹穷巷中。开门无客至,安取樽不空。夕阳挂高树,此日还匆匆。
南朝三十六英雄,角逐兴亡尽此中。有国有家皆是梦,为龙为虎亦成空。残花旧宅悲江令,落日青山吊谢公。止竟霸图何物在,石麟无主卧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