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雨来还密,村墟一望间。
远声惟野竹,润色但青山。
书史供高卧,莓苔只闭关。
萧萧觉秋兴,飘飒近衰颜。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夏日十二首》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夏日的早晨,雨水来得很密集,整个村庄一望无际。远处传来的声音只有野竹的沙沙声,而颜色则是青山的润色。书籍和历史供奉在高处,我只在莓苔中闭关。凉风萧萧,我感到秋天的兴致,而飘飒的风近乎衰老的面容。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夏日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感受和内心的情感。诗中的雨水和竹子的声音,以及青山的颜色,展现了夏日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作者通过提到书籍和历史,表达了自己对知识和学问的追求。莓苔的闭关象征着作者对世俗的隐居和超脱。最后,凉风和秋天的兴致,以及飘飒的风和衰老的面容,传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生命变迁的感慨。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夏日的景象,通过对自然和内心情感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这首诗词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细腻的表达,给读者带来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病起多情白日迟,强来庭下探花期。雪消池馆初春后,人倚栏杆欲暮时。乱蝶狂蜂俱有意,兔葵燕麦自无知。池边垂柳腰支活,折尽长条为寄谁?
久将醉眼视群儿,只与旁观作笑嘻。赋芋狙公曾未悟,牵丝木偶几多时。云间炎景人方畏,地下微阴谁得知。荣谢古今同此理,老翁端坐但忘机。
又从邻舍家,来折主人花。游处当年似,悲伤老去加。兴长歌易放,情密语无哗。归路生残月,春风醉袂斜。
夜饮空斋冷,移归近竹炉。酒新今晚醡,烛短昨霄余。紫蔗棣来大,黄柑蜜不如。醉中得五字,索笔不能书。
苏家小女名简简,芙蓉花腮柳叶眼。十一把镜学点妆,十二抽针能绣裳。十三行坐事调品,不肯迷头白地藏。玲珑云髻生菜样,飘摇风袖蔷薇香。殊姿异态不可状,忽忽转动如有光。二月繁霜杀桃李,明年欲嫁今年死。丈人阿母勿悲啼,此女不是凡夫妻。恐是天仙谪人世,只合人间十三岁。
半世辛勤守黄卷,白头容易过青春。枕前亦觉春晴否,试问东邻晚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