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川原合,秋声草木催。
星辰随地阔,河汉写山来。
栖鹤凉先警,饥乌夕未回。
高楼对斜月。
高楼对斜月,鸣笛正清哀。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夏日十二首》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夜色川原合,秋声草木催。
星辰随地阔,河汉写山来。
栖鹤凉先警,饥乌夕未回。
高楼对斜月,鸣笛正清哀。
中文译文:
夜色笼罩着川原,秋天的声音催促着草木。
星辰随着地平线延展,银河在山脉间流淌。
栖息的鹤感受到凉意先行,饥饿的乌鸦尚未归巢。
高楼对着斜挂的月亮,悲伤的笛声响起。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夏天的夜晚景色和氛围。夜幕降临,夜色笼罩着川原,秋天的声音催促着草木生长。星辰在广袤的天空中闪烁,银河在山脉间流淌,展现出壮丽的景象。栖息的鹤感受到夜晚的凉意,提前发出警示。饥饿的乌鸦还未归巢,仍在寻觅食物。高楼对着斜挂的月亮,悲伤的笛声响起,给人一种清幽哀怨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夏夜的景色和气氛,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夏夜的感受和情绪。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夜色与秋声、星辰与河汉、栖鹤与饥乌进行对比,突出了夜晚的静谧和生命的活跃。高楼对斜月的描写,展示了一种寂寥和哀怨的情感,使整首诗更具意境和情感共鸣。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独特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夏夜景色的独特感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问处分明答处端,还同双剑倚天寒。一从楼阁门开后,满面惭怕无处安。
韩柳子孙皆物故,士民尸祝尚如新。吾行天下已头白,三百年唐惟二人。
群玉圈中作主人,紫薇花底会嘉宾。风光总属程夫子,好念文昌寂寞春。
回报隐居山,莫忧山兴阑。求人颜色尽,知道性情宽。信谱弹琴误,缘崖劚药难。东皋亦自给,殊愧远相安。
书云开管宴,法轮食轮转。觑之双眼盲,味之唾三嚥。云门胡饼,谩自夸张,杨岐栗蓬,急须收卷。露柱灯笼,春风满面。
凉飙应律惊潮韵,晓对彩蟾如水。庆霄占梦月,已祥开天地。圣主中兴大业,二南化、恭勤辅翊。抚宫闱,看仪型,海宇尽成和气。禁掖西瑶宴席。泛天风、响钧韶空外。贵是至尊母,极人间崇贵。缓引长生丽曲,翠林正、香传瑞桂。向灵华,奉光尧,同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