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夏日书事》

花絮随风尽,欢娱过眼空。
穷多诗有债,愁极酒无功。
家在斜阳下,人归满月中。
肝肠浑欲破,魂梦更无穷。

作者介绍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作品评述

《夏日书事》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无奈之情。

诗中的第一句“花絮随风尽,欢娱过眼空。”通过描写风吹散花絮的景象,表达了欢乐瞬间的转瞬即逝和空虚的感受。这句诗意深远,传达出人生中欢愉瞬间的脆弱性和烟消云散的无常。

接着诗中写道:“穷多诗有债,愁极酒无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写作的无奈和困境。他感到自己写了太多的诗,却没有得到任何回报,诗与债的对比暗示了诗人写作的辛劳和无尽的奉献。

诗的下半部分写道:“家在斜阳下,人归满月中。”这是对诗人生活的描述。他的家庭在夕阳下,而他自己则在寂静的月下思索。这种对比以及诗人冷静的位置选择,可能暗示他在人生中的孤独和思考。

最后两句诗“肝肠浑欲破,魂梦更无穷。”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无尽的忧伤。他的心如同被划破的肝肠,魂魄则被无尽的梦魇所困扰。这种苦闷的心境使诗人感到无法解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夏日景象和借以抒发自己内心的愁苦和无奈,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思和对命运的无奈。诗人通过精练的语言和意象,传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矛盾,让读者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和苦痛。

  • 《役诚斋》

    初政寰区望太平,黎民乐业喜更生。裴公用舍无轻重,天下从兹有重轻。

  • 《閒居书事》

    轻风拂拂撼孤柽,庭户萧然一室清。隔叶蝉鸣微欲断,又闻余韵续残声。

  • 《句》

    丈人论行辈,高出五岳列。

  • 《杵歌(七首·有序)》

    叠叠石石石赘赘,立竿作表齐竿旄。阿谁造得云梯子,戋刂地过城百尺高

  • 《喜迁莺》

    青娥呈瑞。正惨惨暮寒,同云千里。剪水飞花,渐渐瑶英,密洒翠筠声细。邃馆静深,金铺半掩,重帘垂地。明窗外。伴疏梅潇洒,玉肌香腻。幽人当此际。醒魂照影,永漏愁无寐。强拊清尊,慵添宝鸭,谁会黯然情味。幸有赏心人,奈咫尺、重门深闭。今夜里。算忍教孤负,浓香鸳被。

  • 《王可封临终》

    十世为儒少子孙,一生长负信陵恩。今朝埋骨寒山下,为报慈亲休倚门。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