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楼昼静春阴变,日午帘空飞乳燕。
帆稀客散野岸空,隐隐遥峰望中见。
寇准(九六二~一○二三),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移大名府成安县。累迁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淳化二年(九九一),拜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同知枢密院事。四年,罢知青州。五年,拜参知政事。至道二年(九九六),罢知邓州。真宗即位,迁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咸平六年(一○○三),迁兵部侍郎,爲三司使。景德元年(一○○四),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同年冬,契丹攻宋,准力谏真宗亲征,至澶州(今河南濮阳),迫成和议,是爲“澶渊之盟”。三年罢相,爲刑部尚书,知陕州。后迁兵部尚书,入判都省。大中祥符七年(一○一四),復拜同平章事、枢密使。八年罢。天禧三年(一○一九),又授同平章事,充景灵宫使。四年六月,坐与周怀政谋请太子监国、禁皇后预政、奉真宗爲太上皇事,罢相,封莱国公,寻贬道州司马。干兴元年(一○二二),再贬雷州司户参军。仁宗天圣元年,以疾卒于雷州,年六十二。后十一年,诏復太子太傅,赠中书令、莱国公,又赐謚忠愍。有《忠愍公诗集》三卷,集前附有孙汴所撰神道碑。《宋史》卷二八一有传。 寇准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明嘉靖间蒋鏊刻《忠愍公诗集》三卷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间吴调元辨义堂刊《寇忠愍公诗集》三卷本(简称吴本),清初《两宋名贤小集》钞本所收《寇莱公集》七卷本(简称集本)。採录清鲍廷博校记(简称鲍校)、劳权校记(简称劳校)、近人傅增湘校记(简称傅校)、张元济校记(简称张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彭元瑞知圣道斋钞本、李文田跋钞本,俱系出自蒋本、吴本,然四库本补了各本残缺的文字,少数异文有参考价值,故亦出校记注明。另辑得集外诗十五首,编爲卷四。《宋诗纪事》所收《春恨》一首,系唐人来鹄所作,今归诸附录。
《暇日》是宋代文学家寇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江楼昼静春阴变,
日午帘空飞乳燕。
帆稀客散野岸空,
隐隐遥峰望中见。
诗意:
这是一首描绘江楼上午的诗词。寇准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午后江楼的宁静与变幻,以及自然景色和人类活动之间的交融。
赏析:
首句"江楼昼静春阴变"描绘了江楼在午后的宁静景象,春天的阴云使得光线变得柔和而温暖。这一句寓意着时光的流转和自然的变化。
第二句"日午帘空飞乳燕"是一幅生动的画面,描绘了帘子上飞舞着一群乳燕。这一景象反映了江楼的高耸和自然界的活跃,也暗示着江楼上有游客的存在。
第三句"帆稀客散野岸空"描述了江面上帆船稀少,游客渐渐离去,野岸变得空旷。这一句意味着人们的离去和江楼的寂静。
最后一句"隐隐遥峰望中见"通过遥望远处的峰峦,给人以深远的感受。峰峦隐约可见,象征着未知的远方。
整首诗以江楼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类活动的变化,表达了时光流转、自然界的变幻以及人事的幻化。寇准通过细腻的语言和意象,展示了他细致观察和感悟生活的才华和敏锐。这首诗词给人以恬静的感受,让读者在静谧的午后感受到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处。
一声黄鹄夜深归,栖雀惊鸣触殿扉。北斗半垂楼阁外,风旛浑欲上云飞。
乡里千山月,尘埃两鬓星。秋声虽是爽,客耳不堪听。多泪风前烛,孤明竹外萤。吟蛩更亡赖,终夜几曾停。
平生不省问田园,白首忘怀道更尊。已上印书通北阙,稍留冠盖饯东门。冯唐老有为郎恋,疏广终无任子恩。今日荣归人所羡,两儿腰绶拥高轩。
重来鸥阁晓,帆影涨新晴。倚槛云来去,闭帘花送迎。江湖春汗漫,岁月老峥嵘。手把忘忧草,夔夔绕太清。
曾向岭头题姓字,不穿杨叶不言归。弟兄各折一枝桂,还向岭头联影飞。
节应清和候,郊宫事洁羞。至诚闻上帝,明德祀圆丘。雅用陶匏器,馨非黍稷流。就阳陈盛礼,匡国祷鸿休。渐晓兰迎露,微凉麦弄秋。寿山横紫阁,瑞霭抱皇州。外肃通班序,中严锡庆优。奏歌三酒备,表敬百神柔。池碧将还凤,原清再问牛。万方瞻辅翼,共贺赞皇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