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虽幸免颠跻,骤雨冥冥步转迷。
白马已翻青嶂去,黄鹂犹恋绿林啼。
人皆有路通霄汉,我独无桥渡涧溪。
且傍田塍欹侧过,从教甲子混涂泥。
虞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初爲广德、吴兴二郡教官(本集卷三《再用韵述怀》注),歷绩溪令,知湖州、婺州(本集卷二《林子长见访……》注)。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爲太学博士,迁监察御史(本集卷六《轮对札子》题注、《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九之六),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爲国子监丞(《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二之九),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爲淮南东路转运副使(本集卷六《被召上殿札子》题注)。三年,转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兼知平江府。四年,改知庐州(《吴郡志》卷七、卷一一)。嘉泰元年(一二○一),除中书舍人(本集卷六《已见札子》题注)。二年,迁兵部侍郎(《宋会要辑稿》兵二六之一三)。生平崇敬唐白居易,家建尊白堂,有《尊白堂集》二十二卷(本集卷首陈贵谊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八有传。 虞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下山雨骤》是宋代虞俦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下山时遭遇突然的暴雨,情景十分壮丽。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下山虽幸免颠跻,
骤雨冥冥步转迷。
白马已翻青嶂去,
黄鹂犹恋绿林啼。
人皆有路通霄汉,
我独无桥渡涧溪。
且傍田塍欹侧过,
从教甲子混涂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下山中遇到突如其来的暴雨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困惑和无奈之情。
诗的开头,作者说下山虽然可以避免颠倒摔跤,但是突如其来的骤雨使他的步伐失去了方向,感到迷茫。
然后,作者描述了白马翻过青山,离去了,而黄鹂却还停留在绿林中不肯离去,似乎在哀鸣。
接下来,作者表示人们都有通往天上和汉水的路,而他却没有桥能够渡过涧溪,暗示自己面临的困境。
最后两句,作者以自己倾斜的身体慢慢走过田塍,从而让自己的身体与混浊的泥土融为一体,表达了作者对逆境的坦然和接受。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描写细腻的情感表达,表现了作者在面对困境时的无奈和豁达。虽然诗中没有明确点明作者的具体情境,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感情的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矛盾与坦然。这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以及对困境的深刻思考,使《下山雨骤》具有一定的诗意和表现力。
船成莫厌野人过,久欲从公具钓蓑。积雨晴来湖面阔,残花落尽树阴多。新营小店皆依柳,旧有危亭尚隔荷。所恨前峰含暝色,不然和月宿烟波。
离宫秘苑胜瀛洲,别有仙人洞壑幽。岩边树色含风冷,石上泉声带雨秋。鸟向歌筵来度曲,云依帐殿结为楼。微臣昔忝方明御,今日还陪八骏游。
高人本爱水云乡,揽辔登车未免忙。连岁已陪徐孺子,今年更访贺知章。近家上冢情何限,寻壑经丘兴更长。只恐便归清禁去,稽山未必得徜徉。
窗明惊起倒裳衣,铃索频摇定怪迟。即入簿书丛里去,少留欹枕听黄鹂。
卖药不二价,买书甘一贫。谁於无妄世,完此不赀身。酒熟狂连月,花香走四邻。因思少年事,默默自沾巾。
新为父子须还爱,分属君臣合用钦。细算天心无负我,我生犹有负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