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锲驼裘耳欲冰,谁家先我已宵兴。
道傍篱落遮丛筱,隔火荧荧见一灯。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下营晓行二首》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霜锲驼裘耳欲冰,
寒冷的霜气凝结在我厚实的驼毛衣上,我的耳朵几乎冻僵。
谁家先我已宵兴。
在早晨,我早早地起床,不知道有哪家人家比我更早起。
道傍篱落遮丛筱,
路旁的篱笆和园中的小树丛挡住了视线,
隔火荧荧见一灯。
透过火光的映衬,我看到了隔着灯光闪烁的一盏灯。
诗词的译文传达了作者清晨行走的场景和感受。诗中的寒冷气候通过描述驼毛衣上的霜和几乎冻僵的耳朵表现出来。作者在早晨起床时感叹自己似乎是第一个起床的人,显示了他的勤奋和早起的习惯。诗中还描写了道旁的篱笆和园中的小树丛阻挡了视线,这增加了环境的描绘和诗意的深度。最后,透过火光的映衬,作者看到了一盏灯,这一景象给人以温暖和希望的感觉。
整首诗以简洁而精练的语言刻画了清晨的寒冷和安静,展现了作者对早晨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通过描绘作者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诗中还蕴含了对勤奋、早起和生活细节的赞美。这首诗以简约的文字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体验,给读者留下了一种深沉的印象。
朔风吹寒塞,胡沙千万里。陈云出岱山,孤月生海水。决胜方求敌,衔恩本轻死。萧萧牧马鸣,中夜拔剑起。
首如狸,尾如牛,攀条捷险如猱猴。橘柚为浆栗为餱,筋肉不足惟膏油。深居简出善自谋,寻踪发窟并执囚,蓄租分散身为羞。松薪瓦甑烝浮浮,压入糟盎肥欲流,熊肪羊酪真比俦。引箸将举讯何尤,无功窃食人所仇。
徐家破镜昏如雾。半面人间露。等闲相约是看灯。谁料人间天上、似流星。朱门帘影深深雨。憔悴新人舞。天涯海角赏新晴。惟有桥边卖镜、是闲行。
万物逢摇落,姮娥耐九秋。缟衣人不见,独上寺南楼。
朝见谏臣逐,暮章从谪官。附炎人所易,抱义尔惟难。宁作沈泥玉,无为媚渚兰。心知归有日,时向斗牛看。
巍巍累圣,穆穆重光。奄有区夏,祚启隆唐。百蛮饮泽,万国来王。本枝亿载,鼎祚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