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淡云浓弄晓晴,草中白处路微明。
垂鞭缓辔十余里,始听鸣鸡第一声。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下营晓行二首》是宋代作家方回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时分从下营出发的场景。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月淡云浓弄晓晴,
草中白处路微明。
垂鞭缓辔十余里,
始听鸣鸡第一声。
译文:
月光淡淡,云雾浓密,轻抚着破晓时的晴朗。
草地上的白露处,微微地显现出道路的痕迹。
马缰低垂,车辕放慢,行进了十余里路程,
直到听到第一声鸣鸡的叫声才停下来。
诗意:
这首诗以清晨时光为背景,描绘了出发的景象。月光透过云雾的映衬下,柔和地照耀着大地,给人以宁静、安详的感觉。草地上的白露是清晨的独特符号,微弱的光芒透过草地,勾勒出一条模糊的道路。诗人坐在车上,缓缓地前行,十余里的旅程,直到听到第一声鸣鸡的叫声停下来。整首诗以静寂、宁静的氛围展开,展现了一种清晨出行的宁静和从容。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清晨出行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恬静的氛围。诗人运用了月光、云雾、草地白露等自然景物,巧妙地表达了清晨的宁静和祥和。他用简洁的语言,将行程的长度和最终停下来的时刻紧密结合在一起,使整首诗具有韵律感和节奏感。诗中的细节描写,如垂鞭缓辔、鸣鸡的叫声,增加了情感的层次和生动感。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好的清晨画卷,给读者带来一种宁静和放松的感受。
良月今日尽,始见小春天。明日为子正,阳复於此焉。墙阴委宿莽,已觉青娟娟。坏壁出冻蝇,亦解飞翾翾。向来可憎物,今者更堪怜。梅梢太瘦生,此意正渺绵。窥园频挟策,粒吐红豆鲜。正须待一雪,我岂资暄妍。
响深涧,思啼猿。暗入蘋洲暖,轻随柳陌暄。澹荡乍飘云影,芳菲遍满花源。寂寞春江别君处,和烟带雨送征轩。
鸣鸠将雨过东林,细草青郊望转深。润入土膏春脉脉,暝含山色昼沉沉。寻花问柳游人兴,荷锸扶犁野老心。见说帝城多景物,春晴未必胜春阴。
人言禹时柏,是否何必研。要知是古物,少亦逾千年。盘盘九龙子,脊尾何蜿蜒。疏髯挟雷雨,瘦骨含风烟。居然负世望,淡苦依老禅。纷披苔藓中,偃息鱼鼓边。不知忆万人,饥饿长呼天。我欲笺上帝,六丁呼使前。九龙分九州,各值所治田。膏泽皆要足,阴晴无敢愆。如此岂不善,天心
箕冠如栉拥茅旌,谁执骍旄歃晋盟。遵海而南关气数,渡江以北少功名。火旗晻霭云藏阙,水阵周遭雪压城。一榻不容人鼾睡,那知雾岛是神京。
花萼楼前雨露新,长安城里太平人。龙衔火树千重焰,鸡踏莲花万岁春。帝宫三五戏春台,行雨流风莫妒来。西域灯轮千影合,东华金阙万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