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阳今日似渔阳,大变凶年作小康。
江路静来通客货,郡城安后绝戎装。
分开野色收新麦,惊断莺声摘嫩桑。
纵有逋民归未得,远闻仁政旋还乡。
杜荀鹤,字彦之,池州人。有诗名,自号九华山人。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復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衆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杜荀鹤,字彦之,池州人。有诗名,自号九华山人。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復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衆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献池州牧》是唐代杜荀鹤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池州牧任职后所带来的一系列变革和改善。
诗词的中文译文大致如下:
池阳今日似渔阳,
池州如今犹如渔阳城一般。
大变凶年作小康。
经过大变,凶年变成了小康。
江路静来通客货,
江路平静,畅通了客货。
郡城安后绝戎装。
郡城安宁后,不再需要戎装。
分开野色收新麦,
分开田野景色,收割新麦。
惊断莺声摘嫩桑。
吓断莺鸟的歌声,摘下嫩桑叶。
纵有逋民归未得,
虽有逃亡的人未能回来,
远闻仁政旋还乡。
但听到了仁政,纷纷回乡。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池州牧的治理成果,表达了杜荀鹤对良好政绩的赞扬和对社会进步的期望。诗歌描绘了池州地区从凶年(指灾害频发、民不聊生的年头)走向小康的转变。江路平静通达,郡城安宁,庄稼丰收,表明池州正在逐渐恢复正常的生活。最后两句表达了尽管还有一些流民未能回来,但他们远远听闻了这里的仁政,开始纷纷回乡。
整首诗的情感积极向上,用细腻的描写展示了池州牧的政绩和带来的好处,同时也体现了杜荀鹤对社会安定和人民幸福的向往。整体篇章流畅,意境深沉,是一首具有社会意义的佳作。
珠树森森秀阮林,高堂有母各欢心。兰陔娱养时多暇,勿遣平安阙嗣音。
六十归来,今过七十,感谢圣恩嘉惠。早眠晏起,渴饮饥餐,自己了无心事。数卷残书,半枚破砚,聊表秀才而已。道先生、快写能吟,直是去之远矣。没寻思、拄个青藜,*双芒屦,走去渡头观水。逝者滔滔,来之衮衮,不觉日斜风细。有一渔翁,蓦然相唤,你在看他甚底。便扶杖、穿起
村烟城树远依依,解指青溪与翠微。风送白鱼争入市,江过黄鹄渐多矶。家从久念方惊别,地喜初来也似归。近日江南新涝后,稻虾难比往年肥。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总道狙公不易量。朝三暮四尽无妨。旧时邺下刘公干,今日家中白侍郎。歌浩荡,酒淋浪。浮云身世两相忘。孤峰顶上青天阔,独对春风舞一
已饱忧患味,方收翰墨动。龙飞新进士,猿臂老将军。千里推车轴,群工愧斧斤。天乎如有意,更为续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