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东王好开芳甸,亭台环绕朱栏遍。
就中应教谁最多,庾信江淹日欢宴。
七十里围高木栅,花柳烧残少颜色。
取次华林建邺边,奚不移归帝王宅。
曾经行处苹芜漫,赖此名存悉歆羡。
安知飞来旧时莺,舞去都非昔年燕。
风擘残桃过短墙,更无人管任斜阳。
惜春犹有伤心者,认作徐娘半面妆。
周弼(一一九四~?),字伯弜,祖籍汶阳(今山东汶上)。文璞子。与李龏同庚同里。宁宗嘉定间进士(《江湖后集》卷一小传)。十七年(一二二四)即解官(本集卷二《甲申解官归故居有以书相问者》)。以后仍漫游东南各地,是否復官不详。卒于理宗宝祐五年(一二五七)前。生前刊有《端平集》十二卷,已佚。宝祐五年,李龏摘其古律体诗近二百首,编爲《汶阳端平诗隽》四卷。事见本集卷首李龏《汶阳端平诗隽序》。 周弼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爲底本。校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湘东苑》是宋代诗人周弼的作品。这首诗以湘东王的花园为背景,描绘了花园中的景色和人物活动,展示了花园的壮丽和庄严。
诗中描述了湘东王的花园风景如画,亭台楼阁环绕,朱栏遍布,美不胜收。其中有人正处于花园之中,因此引发了一个问题:谁是最喜欢花园的人?庾信和江淹都曾在此地欢宴,但谁更加钟爱,却无法得知。
花园的边界被高大的木栅围绕,围成了七十里的范围,而花柳已经烧残,失去了往日的颜色。华林和建邺是附近的地名,但为何不将这花园移至皇宫之中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作者没有给出答案。
诗中提到过去曾经行走于花园之中,苹芜(指草木茂盛的景象)漫布,因此这个名字得以流传并引起人们的羡慕。然而,现在已经看不到过去的莺和燕了,它们飞走了,舞蹈也不再是昔日的欢快。风吹拂着残破的桃花,越过矮墙,无人照料,斜阳下更显凄凉。
诗人感叹春天的美好仍会让人伤感,将之比作徐娘半面妆,意味着美丽与忧伤并存。这种伤感的情绪穿透整首诗,使人感到一种无奈和遗憾。
《湘东苑》通过描绘湘东王的花园,展示了它的壮丽和独特之处,同时传达了对逝去时光和美好景色的怀念。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而富有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事变迁的思考与感慨。整首诗以湘东苑为背景,通过对花园的描绘和人物的活动,传达了一种深深的伤感和无奈情绪,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雨过风微。温泉浴倦,妃子妆迟。翠袖牵云,朱唇得酒,脸晕胭脂。年年海燕新归。怎奈向、黄昏恁时。倚遍琼干,烧残银烛,花又争知。
海水不可解,连江夜为潮。俄然浦屿阔,岸去酒船遥。惜别耐取醉,鸣榔且长谣。天明尔当去,应便有风飘。白鹭洲前月,天明送客回。青龙山后日,早出海云来。流水无情去,征帆逐吹开。相看不忍别,更进手中杯。痛饮龙筇下,灯青月复寒。醉歌惊白鹭,半夜起沙滩。
从此音尘各悄然,春山如黛草如烟。泪添吴苑三更雨,恨惹邮亭一夜眠。讵有青马缄别句,聊将锦瑟记流年。他时脱便微之过,百转千回只自怜。
寻牛须访迹,学道访无心。迹在牛还在,无心道易寻。
疏林远野见秋毫,破晓阳乌羽翼高。湖面平於开匣镜,出棱光并发硎刀。闭门听雨宁论日,散策寻冈莫数遭。世上几人能壁俗,簿书堆案想官曹。
危亭秋尚早,野思已无穷。竹叶一尊酒,荷香四座风。晓烟孤屿外,归鸟夕阳中。渐爱湖光冷,移舟月满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