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须意遗凡庸道,所以难言论密奥。
先令顿悟了然空,方扣玄关驱烦恼。
宋太宗赵炅(九三九~九九七),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太祖弟,封晋王。开宝九年(九七六)即位,建元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在位二十二年卒,年五十九。庙号太宗,葬永熙陵。见《宋史》卷四、卷五《太宗本纪》。有《御集》四十卷、《朱邸集》十卷、《逍遥咏》十卷、《缘识》五卷、《莲花心轮迴文偈颂》二十五卷、《迴文诗》四卷、《君臣赓载集》三十卷等(《玉海》卷二八)。今《逍遥咏》、《缘识》有传本,《莲花心轮迴文偈颂》存有残卷,余均佚。 宋太宗诗,《御制逍遥咏》十一卷及《御制缘识》五卷,以日本弘教书院刊《大藏经》护教部露十所收爲底本,保留《逍遥咏》原注,并酌採弘教书院丽轻、宋振参据宋本所撰校记。又据敦煌遗书《御制莲花心轮迴文偈颂》残卷,录偈十八首(含残章),编次爲第十七卷。另从诸书辑得集外诗十首,编次爲第十八卷。
《逍遥咏》是宋代皇帝宋太宗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逍遥咏
直须意遗凡庸道,
所以难言论密奥。
先令顿悟了然空,
方扣玄关驱烦恼。
译文:
直接将意念留在尘世间的凡庸之道,
因此难以言说关于玄妙的论述。
首先使心境豁然开朗,
方能够超越尘世的纷扰和困扰。
诗意和赏析:
《逍遥咏》表达了宋太宗对于超越尘世束缚的向往和追求心境的自由。诗中,太宗认为直接遗忘尘世的琐碎和俗务,摆脱凡俗之道的桎梏,是一种难以言表的玄妙境界。他提到,只有通过豁然开朗的心境,才能够真正理解和体会这种抽离纷扰的境界。
诗词中的"直"和"须"表达了一种直接、坦然的态度,即直接将意念遗忘,不被纷扰所困扰。"遗凡庸道"则强调了超越尘世凡俗的追求。而"难言论密奥"则指出这种境界难以用言语清晰地表达,只能通过个人的体悟领悟其中的玄妙。
太宗进一步提到,只有在豁然开朗的心境下,才能够打开通往玄妙境界的关门,从而解脱纷扰和困扰。"先令顿悟了然空"表达了心境的开阔和明澈,使人能够领悟到玄妙的真谛。"方扣玄关驱烦恼"则象征着通过真正领悟玄妙境界,能够消除内心的烦恼和纷扰。
《逍遥咏》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追求心灵自由和超越尘世的情怀,表达了对于心境宁静和心灵解脱的向往。通过抽离尘世的琐碎和纷扰,追求玄妙的境界,太宗呼唤人们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解放,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追求。
眼底纷纷涸辙鱼,道人遇地即安居。瓦盂香软雕胡饭,松几晴翻贝叶书。老到世情深脱略,年来生计亦萧疏。相逢休论当时事,我亦西郊结草庐。
时世重古不重新,破图谁画四胡人。臂鹰捧盘犀利水,铁锁师子同麒麟。翘翘雉尾插头上,深目钜鼻青搭巾。涂朱点绿笔画大,筋骨怒露蛮祠神。茜袍白马韩公子,从何得此来秘珍。定应海客远为赠,中国未睹难拟伦。公子自言吴生笔,吴笔精劲瘦且匀。我恐非是不敢赞,退归书此任从嗔。
紫霄仙客下三山,因救生灵到世间。龟鹤计年承甲子,冰霜为质驻童颜。韬藏休咎传真箓,变化荣枯试小还。从此便教尘骨贵,九霄云路愿追攀。
高价卖生姜,雪真珠满床。清贫虽彻骨,富有敢斗君王。灼然如是,脍身为食,渍血为浆,尽情供养,犹未相当。若也未是,和烟耕绿野,枯笛送斜阳。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世名检束为朝士,心性疏慵是野夫。高置寒灯如客店,深藏夜火似僧炉。香浓酒熟能尝否,冷淡诗成肯和无。若厌雅吟须俗饮,妓筵勉力为君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