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池塘,绿野乍添春涨。
凤楼高、珠帘卷上。
金柔玉困,舞腰肢相向。
似玉人、瘦时模样。
离亭别后,试问阳关谁唱。
对青春、翻成怅望。
重门静院,度香风屏障。
吐飞花、伴人来往。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谢池春》是一首宋代李石创作的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烟雨池塘,绿野乍添春涨。
在雨雾弥漫的池塘旁边,青翠的田野初春时节突然增添了春意。
凤楼高、珠帘卷上。
高耸的凤楼上,珠帘被卷起来。
金柔玉困,舞腰肢相向。
美丽柔和的女子困倦地舞动着腰肢,相互对望。
似玉人、瘦时模样。
她们像玉雕的人形,身材苗条如瘦时的样子。
离亭别后,试问阳关谁唱。
离开别离的亭子后,试问谁在阳关(指边塞)唱歌?
对青春、翻成怅望。
面对青春,却转化为忧伤的愁思。
重门静院,度香风屏障。
重门深院,香风吹过篱笆屏风。
吐飞花、伴人来往。
花朵吐放,伴随着人们来来往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以烟雨笼罩的池塘和绿野为背景。凤楼高耸,珠帘轻卷,展现了宫廷的华丽和神秘。诗中的金柔玉困舞姿动人,形容了婀娜多姿的女子,她们的模样如同瘦削时的美丽。离开别亭后,诗人询问在边塞上谁在歌唱,表达了对边塞生活的思念和忧伤。最后,诗人以重门和静院、香风和吐放的花朵来描绘宁静而繁华的景象,生动地刻画了人们来来往往的场景。
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意象构建了一幅春日的画面,融入了对青春和离别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美和情感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命运变迁的感慨。这首诗词展现了李石细腻而感性的写作风格,让读者在阅读中沉浸于春天的美好与人生的哀愁之中。
长檠当昼知无用,团扇经秋叹已陈。我独不才端有似,五年泽国又逢春。
纤云扫迹。万顷玻璃色。醉跨玉龙游八极。历历天青海碧。水晶宫殿飘香。群仙方按霓裳。消得几多风露,变教人世清凉。
雨近黄梅动浃旬,舟回顾渚斗茶新。问郎紫笋谁家焙,莫是前溪读曲人。
沓嶂宽围巴水通,登临眼界浩无穷。空蒙岚翠云烟外,明灭波光树影中。莫咏枫林伤极目,且依苹末挹雄风。中原十载人将尽,相见休嗟休转蓬。
亭兰风蕙,昨日山阴曲。又过五峰来,听华堂、管弦丝竹。今年风物,著意庆生朝,□鹤舞,黑猿吟,花下眠青鹿。九龄五福,盛事人皆祝。谁识种春翁,等浮云、飞蟊过目。上方渴士,忠节起闻孙,金坡近,玉堂深,莫羡春田绿。
昨暮与君上龙湫,天久不雨无湍流。啸呼拊掌唤不应,怅望颇亦令人愁。夜来雷鼓惊龙起,溪声已觉乱人耳。莫辞重访尊者居,坐看倒翻三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