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龙杲杲看推移,也有分光蔀屋时。
作古远知燧人氏,至今犹说介之推。
扣门自此人皆有,暗室从来我不欺。
冷灶无烟知几日,凭谁乞米试晨炊。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谢人惠新火》是宋代诗人李石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一种古代人们对火的依赖和感激之情,表达了对火的珍视和对人类文明的敬仰。
诗中的"六龙杲杲看推移","分光蔀屋"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火焰摇曳的景象,展示了火的生动和活力。通过这些描写,诗人在表达对火的敬重和赞美,将火比作六条巨龙在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诗中还提到了"作古远知燧人氏","至今犹说介之推",这是指古代人类发现火的历史。诗人表示,远古时期的智慧人类,已经发现了火的用途和价值,并将其传承至今。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诗人对火的依赖和感激之情。"扣门自此人皆有","暗室从来我不欺"表明火拥有普遍的存在,它为人们提供了光明和温暖。"冷灶无烟知几日,凭谁乞米试晨炊"则描绘了没有火的困境,没有火的灶台无法烹饪食物,生活将变得困苦。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火的感激和对火的重要性的认识。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火的形象、历史和价值,寄托了诗人对火的敬仰和感激之情。通过对火的赞美,诗人间接地表达了对人类文明的敬佩和对智慧人类的致敬。这首诗既展现了火的力量和美丽,也让人们深思火对人类生活的贡献和意义。
巍峨堆压郡城阴,秀出天涯几万寻。翠影倒时吞半郭,岚半凝处滴疏林。
今春芳苑游,接武上琼楼。宛转萦香骑,飘飖拂画球。俯身迎未落,回辔逐傍流。只为看花鸟,时时误失筹。
直节槃槃古树平,纲常山重一身轻。历陈高庙神灵语,愿法周公日月更。飞雾堕鸢迁客憾,漏泉疏爵大君明。百年富贵端能几,天壤无穷独令名。
都门秋色满旌旗,祖帐容陪醉御卮。功业特高嘉祐末,精神如破贝州时。匣中宝剑胜霜锷,海上仙桃压露枝。昨日更闻褒诏下,别刊名姓入烝彝。
珍重还京使,殷勤话故人。别离长挂梦,宠禄不关身。趣向今成道,声华旧绝尘。莫嗟客鬓老,诗句逐时新。
竹边篱外树对苔,两蕊三花带雪开。蜂蝶只贪桃杏艳,嫌花冷淡不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