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箸真文久不兴,李斯传到李阳冰。
正悲千载无来者,果见僧中有个僧。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诗词《谢西川昙域大师玉箸篆书》是唐代诗人齐己创作的作品。这首诗的主题是对传世文物的评价和对传承的思考。
译文:
玉箸真文久不兴,
李斯传到李阳冰。
正悲千载无来者,
果见僧中有个僧。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玉箸上篆字的壮丽和深邃,表达了诗人对传世文物的珍惜和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首联讲述了玉箸上的篆字很久以来已经不再流行,可以看出篆书的衰落。李斯将篆书传给了李阳冰,这说明篆书的传承并没有中断,但是这种传承和流传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收到重视,导致篆书在社会上不再普及。
接下来的两句讲述了诗人对这种现象的悲伤,表示千百年来没有出现真正继承篆书的人才,这种情况令人遗憾。然而,接下来的一句转折表达了诗人的发现,僧人中出现了一个真正继承篆书的人。
整首诗通过对玉箸篆书的描述,揭示了对传世文物和文化传承的重视,同时暗示了传承的希望和可能性。诗人通过赞美那个继承者,表达了对文化传承者的赞赏和鼓励。
此诗以描绘玉箸篆书的衰落与传承为主题,既展示了诗人的情感,又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忧虑和期望,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中夜不成寐,屋梁落月空。揽衣惊鼠散,看剑炙灯红。吾道空山里,年华细雨中。故人有傲吏,相忆兴还同。
故侯将我到山中,更上西峰见远公。共问置心何处好,主人挥手指虚空。
高淡清虚即是家,何须须占好烟霞。无心于道道自得,有意向人人转赊。风触好花文锦落,砌横流水玉琴斜。但令如此还如此,谁羡前程未可涯。
洞门千尺挂飞流,玉碎珠联冷喷秋。今古不知谁卷得,绿萝为带月为鉤。
藩宣秉戎寄,衡石崇势位。年纪信不留,弛张良自愧。樵苏则为惬,瓜李斯可畏。不顾荣官尊,每陈丰亩利。家林类岩巘,负郭躬敛积。忌满宠生嫌,养蒙恬胜智。疏钟皓月晓,晚景丹霞异。涧谷永不谖,山梁冀无累。颇符生肇学,得展禽尚志。从此直不疑,支离疏世事。
满院松桂阴,日午却不知。山人睡一觉,庭鹊立未移。出檐趁云去,忘戴白接z5.书眼若薄雾,酒肠如漏卮。身外所劳者,饮食须自持。何如便绝粒,直使身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