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霙三日太欺春,扑地鹅毛积万钧。
沙上几人迷去迹,风前何处问来因。
谅非天造夸工巧,当是神机有屈伸。
松竹未应寒改操,龙蛇有喜蛰存身。
绿窗朱户偏饶色,琼树瑶林不染尘。
笑粲争妍人似玉,狂歌先醉发如银。
方盾衣袂天花集,俄见庭除木屑匀。
多谢众诗相映发,笔端六出更尖新。
胡寅(一○九八~一一五六),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安国子。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以御史中丞何?荐,除秘书省校书郎,迁司门员外郎。汴京陷,弃官归。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爲驾部员外郎,寻除起居郎,以上万言札子忤时相,主管江州太平观。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復爲起居郎,迁中书舍人。出知永州、邵州、严州。八年,除礼部侍郎,兼侍讲,寻直学士院。丁父忧,服除奉祠,俄致仕,居衡山。二十年,以忤秦桧,责新州安置。桧死,诏自便,寻復旧官。二十六年卒,年五十九。有《斐然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三五有传。 胡寅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斐然集》(其中诗五卷)爲底本。校以清经钼堂钞本(简称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法式善存素堂辑钞《宋元诗集八十二种》中的《斐然集》(存三卷,简称存本,藏北京图书馆)。集中诗集外之诗,附于卷末。
《谢诸友见和》是宋代胡寅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飞霙三日太欺春,
扑地鹅毛积万钧。
沙上几人迷去迹,
风前何处问来因。
这首诗词以描写飞雪覆盖大地的景象为开篇,表现出飞雪持续的时间长久而欺负了即将到来的春天。诗人运用了"飞霙"来形容雪花纷飞,"太欺春"则表达了雪花持久的态势。以"扑地鹅毛积万钧"形容了积雪的厚重,给读者带来了一幅银装素裹的寒冬景象。
沙上几人迷去迹,
风前何处问来因。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通过描写雪地上模糊的踪迹和风前的追溯,展现了大雪覆盖下人迹罕至的景象。这里的"沙上几人迷去迹"和"风前何处问来因",表达了环境的静谧和人类活动的稀少。
谅非天造夸工巧,
当是神机有屈伸。
松竹未应寒改操,
龙蛇有喜蛰存身。
下面两句表达出自然界的一种隐喻,诗人认为这雪景并非天生的巧妙设计,而是神秘的力量在其中有着屈折和伸展。"松竹未应寒改操"表达了寒冬对于松竹这些常青植物的影响有限,它们仍然保持着自己的姿态。"龙蛇有喜蛰存身"则表达了雪景下某些生物的隐藏和休眠。
绿窗朱户偏饶色,
琼树瑶林不染尘。
笑粲争妍人似玉,
狂歌先醉发如银。
接下来的两句通过描绘屋内的景象,展示了诗人对于温暖室内环境的描绘。"绿窗朱户偏饶色,琼树瑶林不染尘"表达了屋内的绿色和红色装饰,与外界的白雪形成鲜明对比。接着,诗人描绘了室内欢乐的氛围,形容了人们的笑容如玉一般,歌声狂放,给人一种热闹喜庆的感觉。
方盾衣袂天花集,
俄见庭除木屑匀。
多谢众诗相映发,
笔端六出更尖新。
最后两句,诗人描述了室内的场景,人们在这里欢聚一堂。"方盾衣袂天花集"形容了人们的衣袖和盾牌在天花板上聚集,"庭除木屑匀"则表达了庭院的清洁。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众多诗人的赞赏,他们的作品相互映衬,给诗歌创作带来了新的创新和突破。"多谢众诗相映发,笔端六出更尖新"表达了对于众多诗人的创作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创作中追求创新和突破的决心。
整首诗词通过对雪景的描绘,展现了冬季的寒冷和雪花的美丽,同时也通过对室内温暖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在寒冷季节中的欢聚和欢庆。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隐喻,表达了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对神秘力量的思考,同时也展现了对诗歌创作的赞赏和对创新的追求。整首诗词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堂中鹤发老,臞臞未能宽。泮涣而尔游,於汝其独安。
落日衔山,行云载雨俄鸣。一顷新荷,坐间疑是秋声。烟波醉客,见快哉、风恼娉婷。香和清点,为人吹在衣襟。珠佩欢言,放船且向前汀。绿伞红幢,自从天汉相迎。飞鸥独落,芦边对、几朵繁英。侑觞人唱,乍闻应似湘灵。
阁道乘空出,披轩远目开。逶迤见江势,客至屡缘回。兹郡何填委,遥山复几哉。苍苍皆草木,处处尽楼台。骤雨一阳散,行舟四海来。鸟归馀兴远,周览更裴回。
谁道剑池今已荒,有时光怪此何祥。平生自省惭多识,曷日乞灵亲炷香。
追随城西园,残暑欲退席。夜凉雨新休,城谯挂苍璧。佳人携手嬉,调笑忘日夕。刘侯本将家,今为读书客。诗名二十年,风雅自推激。牛铎调黄锺,薪余合琴瑟。食无千户封,句有万人敌。颇类邺侯家,连墙架书册。残编汲县冢,半隶鸿都壁。渠成亦秦利,愿公多购获。竟须卜比邻,劳苦
雀声啧啧燕飞飞,在得残红一两枝。睡思乍来还乍去,日长披卷下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