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荚已吹鹅眼去,柳绵不带茧香来。
轻霜未度刘郎鬓,更看春桃几度开。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新春道中口占》
李新,宋代
榆荚已吹鹅眼去,
柳绵不带茧香来。
轻霜未度刘郎鬓,
更看春桃几度开。
【中文译文】
春天已经吹走了榆树的果荚,
垂柳上的绵絮没有带来茧香。
轻轻的霜还未触及刘郎的鬓发,
更期待着春天桃花几度盛开。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新创作的《新春道中口占》。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春天到来的喜悦和对美好事物的期待。
诗的开篇写到榆树的果荚已经被春风吹散,柳树上的绵絮却没有带来丝丝茧香。这里,榆荚和柳絮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勃勃的景象,而茧香则代表了春天的芬芳气息。作者通过这两个意象的对比,描绘了春天的变迁和流逝,同时也暗示了短暂的美好事物难以长久存在的现实。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刘郎的鬓发还未被轻霜触及。刘郎指的是一位年轻的男子,鬓发是指他的太阳穴的头发。作者用轻霜来象征初春的微寒,暗示着春天刚刚开始,并表达了对年轻人的祝福和美好的期待。
最后两句描绘了春天桃花的盛开。作者期待着春天桃花的多次开放,以表达对春天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期盼。这里的春桃不仅仅是花朵的象征,也可以理解为青春和美好的象征,通过桃花的绽放,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以春天的变迁为线索,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年轻人的祝福和希望。通过对春天和人生的映射,展现了诗人对于短暂美好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憧憬。
玉莲翠叶粲成川,十里湖光碧浸天。桂楫压波横断浦,钩帘丝管接薰弦。
晴向小园窥,今朝忽有诗。乳鹅肴菜叶,跃鹊颤花枝。春气寒终暖,愁人老更衰。醉僧约同饮,徇俗未容辞。
开炉开炉,柴炭全无。星儿火种,照彻十虚。
短日行梅岭,天门郁嵯峨。江西万里船,归期无柰何。
夷望山前几钓篷,不惟能雨又能风。吾身故作愧王瓠,爱此沿洄敏似鸿。
眄柯陶令喜归园,莹玉灵均恨变丹。朝饮夕餐和露摘,东篱南岫带云看。仙方上说南阳寿,异色新添霅水寒。谁道王郎偏爱竹,也来同枕效今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