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本羇孤,自少已非壮。
今而老且病,何用苦惆怅。
误蒙三圣知,贪得过其量。
恩私未知报,心志已凋丧。
轩裳德不称,徒自取讥谤。
岂若常夫子,一瓢安陋巷。
身虽草莽间,名在朝廷上。
惟余服德义,久已慕恬旷。
矧亦有吾庐,东西正相望。
不须驾柴车,自可策蔾杖。
坐惊颜鬓日摧颓,及取新春归去来。
共载一舟浮野水,焦陂四面百花开。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新春有感寄常夷甫》是宋代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一生孤独,从小就不算强壮。
如今老了又生病,何必苦恼忧伤。
误以为得到了三位圣人的知遇,贪得无度。
恩情私心未能回报,心志已经消沉。
我虽然身着华丽的衣裳,却只招来嘲讽。
与常夫子相比,我只是一个住在破巷的人。
虽然我身处草莽之间,我的名字却在朝廷上流传。
我只追求德行和正直,早已向往宁静和广阔。
而且我有我的庐山,东西相对,互相瞻仰。
不需要驾驶马车,只需手持拐杖。
坐着惊讶地看着我的颜色和鬓发一天天凋零,
直到迎接新春的归来。
我们一起乘坐小船在野外的水上漂流,
焦陂四周百花盛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欧阳修对自己生活的思考和感慨。他感叹自己一生的孤独和身体的衰老,对此感到苦恼。他认为自己误以为得到了圣人的知遇,贪得无度,没有回报别人的恩情,心志也逐渐消沉。他觉得自己虽然身着华丽的衣裳,却只招来嘲讽,与那位常夫子相比,自己只是一个住在破巷的人。尽管如此,他依然追求德行和正直,向往宁静和广阔。他有自己的庐山,东西相对,互相瞻仰。他认为不需要驾驶马车,只需手持拐杖,坐着惊讶地看着自己的颜色和鬓发一天天凋零,直到迎接新春的归来。最后,他描述了与朋友一起乘坐小船在野外的水上漂流,四周百花盛开的美景。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身境遇的反思,表达了欧阳修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他在孤独和衰老中感到苦恼,但仍然坚持追求德行和正直。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词以自我反思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主题,展现了欧阳修深邃的思想和对人生的思考。
夫婿久离别,青楼空望归。妆成卷帘坐,愁思懒缝衣。燕子家家入,杨花处处飞。空床难独守,谁为报金徽。
忽弃国中去,疑为方外游。早知守都厕,何似莫仙休。
刹那灭却阿鼻业,阎罗共我休分别。洋铜铁汁即醍醐,火轮便是禅心月。
自分男儿未着鞭,龙驹伏枥更多年。张仪舌在堪谋国,阮籍途穷只问天。弹铗空歌云梦句,焚香静读楚骚篇。吟魂常绕江湖上,莫道闽中无杜鹃。
眼暗头童负圣时,齿牙欲脱更堪悲。暮年渐解人间事,蒸食哀梨亦自奇。
胡沙不隔汉家天,一节坚持十九年。白首微官甘属国,耻随李卫老戎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