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雷吼雷警昏蒙,雨歇风清似脱空。
佛教众生弘大道,资家报国续宗风。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印肃。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雷雨交加的场景,抒发了佛教众生弘扬大道、资助国家、继承宗风的情怀。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轰雷吼雷警昏蒙,
雨歇风清似脱空。
佛教众生弘大道,
资家报国续宗风。
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教义的赞颂以及对人们应当追随佛教众生弘扬大道的期望。首句描绘了雷声轰鸣,雷电交加的景象,给人一种警示的感觉,暗示人们应当警惕生活中的诱惑与迷惑。第二句则描述了雨过天晴的景象,意味着雷雨过后的宁静与清明,宛如摆脱了尘世的纷扰和束缚。这种景象的描绘暗示了人们应当远离浮躁的世俗,追求心灵的宁静与纯净。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佛教众生弘扬大道的理念以及家族报国、继承宗风的价值观。其中,“佛教众生弘大道”表明佛教信徒要广泛传播佛法,引导众生走向正道。而“资家报国续宗风”则强调了家族的责任与使命,即继承祖先的家族精神,为国家的繁荣和宗族的荣光而奋斗。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佛教教义和家族观念的融合,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追求真理与奉献社会的精神。它呼唤人们追随佛教的智慧,远离尘嚣,以清明的心态去实践佛法所倡导的慈悲与善行,同时也强调了家族的责任与使命,呼唤人们以报国的精神,传承宗族的光荣传统。
这首诗词既融合了佛教信仰的向往与追求,又体现了家族观念的重要性,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将人们的心灵与大千世界相融合,引导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路。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玉尘固清俸,也莫大餐多。试问采薇子,而今还在麽。
肺渴常止酒,目昏复捐书。蒲团坐袖手,一窗宽有余。心知世缘薄,分与钟鼎疏。湛然千仞渊,养此径寸珠。光明照忧患,何适不自娱。白云可与友,晴空闲卷舒。
树杪过流星,轻霜落半庭。疏花与孤客,相对一青灯。
梅花似雪。赏花记得同欢悦。更阑犹自贪攀折。不怯春寒,须要待明月。如今月上花争发。疏枝冷蕊对离缺。人心只道花争别。不道人心,不似旧时节。
南山一尺雪,雪尽山苍然。涧谷深自暖,梅花应已繁。使君厌骑从,车马留山前。行歌招野叟,共步青林间。长松得高荫,盘石堪醉眠。止乐听山鸟,携琴写幽泉。爱之欲忘返,但苦世俗牵。归时始觉远,明月高峰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