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秀亭秋怀十五首》

乐莫乐登高,亦复悲莫悲。
乐兮携佳人,樽酒相追随。
惨惨古戍暮,烟寒秋角吹。
悲从此中起,孤游偶臻兹。
城南百尺楼,前是未有这。
城外两三冢,新葬复是谁。
往者已足鉴,百世悬可知。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秀亭秋怀十五首》是宋代作家方回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对登高乐趣与人生悲哀的思考,以及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生命的反思。

诗意:
诗人以登高为喜乐,却也感叹登高的乐趣中蕴含着深深的悲哀。他欢愉地和心爱的人一同徜徉在美景和美酒之中。然而,当他眺望远方古老的戍楼时,那里已经荒凉寂寞,秋风吹拂着烟雾,惨淡的景象唤起了他的悲伤之情。他的悲哀起源于此,孤独地游荡于此地。城南有一座高楼,前方是未曾有过的景致,城外有几座新的坟墓,又埋葬了一些未知之人。过去的事情已经足够让人深思,百世之后仍然悬而未决。

赏析:
这首诗词以对登高乐趣与人生悲哀的对比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入思考。诗人在欣赏美景和享受美酒时,却意识到乐趣的背后存在着无法抹灭的悲哀,这种悲哀源于岁月的流转和历史的变迁。他在古戍楼的凄凉景象面前感叹时光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思考着过去和未来的联系。这种对人生的反思使得诗词具有深沉的哲理意味。

诗人通过描绘城南楼和城外冢墓的对比,展现了历史的变迁和生命的无常。城南的高楼是未曾有过的,象征着未来的未知和可能性,而城外的坟墓则暗示着过去和终结。诗人用这种对比来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同时也思考生命的短暂和历史的长久。他认为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是宝贵的,能够指引后人。这种对历史和生命的反思,使得诗词更具思想性和哲理性。

总的来说,《秀亭秋怀十五首》通过对登高乐趣、历史景观和生命哲思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历史的回顾。诗词中融入了对乐与悲、欢愉与悲伤、过去与未来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追寻和对生命无常的认识。这首诗词既有着美丽的自然景观描写,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触动。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