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岸清波扑岸埃,黑头霜鬓几徘徊。
禾兴门外官杨柳,又见扁舟上堰来。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除徽州司户参军。三十二年,入监太平惠民和剂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编类高宗圣政所兼勅令所检讨官。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累迁着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爲言者论罢。三年,起知处州。五年,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六年,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使金。使归,迁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七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年召对,权礼部尚书。五年,拜参知政事,寻罢。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知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一四))。十年,以疾奉祠。十五年,起知福州,未赴。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加资政殿大学士知太平州。四年卒,年六十八。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传《石湖居士诗集》三十四卷,及《吴郡志》、《揽辔录》、《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范公成大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范成大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清康熙顾氏爱汝堂刊本爲底本。校以明弘治金兰馆铜活字本(简称明本)、康熙黄昌衢藜照楼刻《范石湖诗集》二十卷(简称黄本),并酌采清沈钦韩《范石湖诗集注》(简称沈注)。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秀州门外泊舟》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拍岸清波扑岸埃,
黑头霜鬓几徘徊。
禾兴门外官杨柳,
又见扁舟上堰来。
中文译文:
泊舟在秀州门外,
船身拍打着清澈的波浪,溅起一些尘埃。
黑色的头发上沾满霜雪,颤动在寒风中。
农田外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杨柳,
再次看到了用竹篱堰起的小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
首句“拍岸清波扑岸埃”,通过描绘泊在秀州门外的船只拍打着清澈波浪溅起尘埃的情景,展现了大自然的活力和生机。这一句以动态的描写形式开篇,给人一种亲临其境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黑头霜鬓几徘徊”,描写了诗人自己,他的黑色头发上沾满了霜雪,几经风霜。这种形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岁月已长,经历了世事沧桑和岁月的流转。
最后两句“禾兴门外官杨柳,又见扁舟上堰来”,描述了禾苗在农田外生长茂盛的景象,杨柳依然如旧地摇曳在风中。诗人又一次看到了用竹篱堰起的小船,这表明时光流转,岁月更替,但一些景物和场景依然在诗人眼前重现,引发了他对光阴流转的感慨。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通过对景物变化和人生感受的交织,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生命变迁的思考和感慨。
甲戌缠国哀,时属秋八月。近辅馀英山,洪水中夜发。狼藉彻旬雨,拔地殊飘忽。滔天肆奔迸,变幻起崷崒。徒步登县楼,浩渺沉林樾。妖氛混泽气,势极火焰突。绵亘山下乡,逃难想颠蹶。晨兴雨更澍,邑屋已隉杌。高跳空刺肠,何异睹溟渤。飘尸不可计,可者布竹筏。栖危或得命,其奈
自有吾儒乐,人多不肯循。以禅为乐事,又起一重尘。
不肯爬沙桂树边,朵颐千古向岩前。巴东峡里最初峡,天下泉中第四泉。啮雪饮冰疑换骨,掬珠弄玉可忘年。清游自笑何曾足,叠鼓冬冬又解船。
晁董科名累,向雄利禄儒。惟公传洛学,处世类齐竽。湖外严兵戍,神畿析使符。恍然成昨梦,一吊束徐刍。
秋风吹落叶,君作武昌游。只道从军乐,那知别路愁。寒暄楚岫色,日夜汉江流。大阃多珠履,无为弹蒯缑。
能名净行达理闱,振锡携瓶出翠微。恩重冕旒曾召对,情高云鹤却同归。会思莲社寰中结,杯泛潮风海上飞。不是清时未陈力,便堪随去扫岩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