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宣仁圣烈皇后挽辞五首》

元禩临朝日,群贤辅政辰。
孤臣起南国,再命入洪钧。
雨露恩弥渥,涓埃报未因。
守藩垂老恨,无路从灵輴。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作品评述

《宣仁圣烈皇后挽辞五首》是苏颂在宋代创作的一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首先,这组诗词以宣仁圣烈皇后的离世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皇后的深切怀念和无尽的悲伤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元禩临朝日,
群贤辅政辰。
孤臣起南国,
再命入洪钧。
雨露恩弥渥,
涓埃报未因。
守藩垂老恨,
无路从灵輴。

诗意的主旨是:

首先,"元禩临朝日,群贤辅政辰"表达了皇后生前的崇高地位和她在朝廷中的聪明才智,以及她与忠臣共同治理国家的情景。

接着,"孤臣起南国,再命入洪钧"表达了诗人自称为孤臣,并将自己的命运托付给了上天,意味着他在皇后逝世后的无依无靠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雨露恩弥渥,涓埃报未因"表达了皇后对于百姓的恩德,即使是微小的恩惠也将永远铭记于心,并且即便是微不足道的回报,皇后也会欣然接受。

最后,"守藩垂老恨,无路从灵輴"表达了诗人对皇后的深深怀念和对自己无法再侍奉皇后的痛苦。

整体而言,这组诗词以悼念皇后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皇后的崇敬、怀念和对自身命运的忧虑。通过对皇后的描述,诗人展示了皇后的智慧和仁德,并表达出对皇后与众多忠臣共同治理国家的景象的赞颂。同样,诗人也表达了对皇后离世和自身境遇的无奈和悲伤。整体氛围悲凉,表达了对皇后的崇高评价和对她逝去的思念之情。

  • 《卧治斋夜坐》

    今年一雪遍江淮,半月晴光冻不开。孤坐郡斋人寂寂,一枝红烛两瓶梅。

  • 《种松得徕字(其四在怀古堂,其六在石经院·》

    春风吹榆林,乱荚飞作堆。荒园一雨过,戢戢千万栽。青松种不生,百株望一枚。一枚已有馀,气压千亩槐。野人易斗粟,云自鲁徂徕。鲁人不知贵,万灶飞青煤。束缚同一车,胡为乎来哉。泫然解其缚,清泉洗浮埃。枝伤叶尚困,生意未肯回。山僧老无子,养护如婴孩。坐待走龙蛇,清阴

  • 《句》

    居疑与世分。

  • 《武担山》

    小饮不成醉,清谈多所欣。秋声摇落日,野色乱寒云。心事长千载,腰围更几分。西风丛桂发,倚槛得相闻。

  • 《宫柳》

    莫道秋来芳意违,宫娃犹似妒蛾眉。幸当玉辇经过处,不怕金风浩荡时。草色长承垂地叶,日华先动映楼枝。涧松亦有凌云分,争似移根太液池。

  • 《酬李相公喜归乡国自巩县夜泛洛水见寄》

    巩树烟月上,清光含碧流。且无三已色,犹泛五湖舟。鹏息风还起,凤归林正秋。虽攀小山桂,此地不淹留。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