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学诗吟十首》

吾性能忍穷,所以不仕宦。
两纪加一载,考槃歌在涧。
当车稳杖屦,当肉饱藜苋。
虽然鲜欢娱,终不堕忧患。
忆昔四十九,奏书似台谏。
请剑斩佞臣,此贼罪恶贯。
倏忽三十秋,往事如梦幻。
不死逾八旬,几度见宾雁。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学诗吟十首》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吾性能忍穷,所以不仕宦。
我性格能够忍受贫穷,所以选择不从政仕宦。
这句表达了作者不追求功名富贵,而选择过简朴的生活。

两纪加一载,考槃歌在涧。
两个纪元再加一年,我在山涧中吟唱。
这句诗句描绘了作者在山涧中吟唱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诗歌的追求。

当车稳杖屦,当肉饱藜苋。
当车辆平稳,拄着拐杖行走;当饭菜饱足,吃着藜麦和苋菜。
这句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不追求奢华和享乐。

虽然鲜欢娱,终不堕忧患。
虽然少有欢乐和娱乐,但终不陷入忧患之中。
这句诗意呼应了前文的生活态度,作者虽然过着简朴的生活,但内心却能保持乐观和坚韧。

忆昔四十九,奏书似台谏。
回忆起四十九岁时,上书如同上朝谏言。
这句表达了作者年轻时曾经上书进谏的经历,以及他对时政的关注和批评。

请剑斩佞臣,此贼罪恶贯。
请用剑斩断奸邪的臣子,这个贼子的罪恶无穷。
这句表达了作者对腐败官员的痛恨和对清正廉洁的要求。

倏忽三十秋,往事如梦幻。
转眼间三十个秋天过去了,往事如同梦幻般虚幻。
这句表达了时光的流转和岁月的匆匆,让人感叹光阴的短暂和生命的脆弱。

不死逾八旬,几度见宾雁。
虽然已经过了八十多岁,但仍然多次目睹迁徙的雁群。
这句表达了作者年事已高,但对自然景物仍然保持敏感和喜爱。

通过《学诗吟十首》,方回表达了自己追求简朴生活、蔑视权贵腐败的态度,展现了对自然和诗歌的热爱。他对过往时光的回忆和对年轻时的批评也体现了对社会现实的关切。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真挚情感和人生哲理,让读者在品味诗意的同时,也能对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进行反思。

  • 《以坡公君如大江日千里我如此水千山底为韵作》

    明经取青紫,此谚亦已鄙。至或师初录,弃彼尝在此。

  • 《哀二僧》

    子瞻词里贬眉汉,鲁直诗中返哺僧。□□□□□□针,血写南山□□□。□□□□□□□,□□□□□来似。不曾□□□□□,□□□□□□□。

  • 《胡笳曲·十八拍》

    事殊兴极忧思集,足茧荒山转愁疾。汉家山东二百州,青是烽烟白人骨。入门依旧四壁空,一斛旧水藏蛟龙。年过半百不称意,此曲哀怨何时终。

  • 《已亥杂诗 82》

    龙树灵根派别三,家家楖栗不能担。我书唤作三桠记,六祖天台共一龛。

  • 《芗岩山居孟夏二十绝》

    晨霞冠山椒,夕虹饮涧曲。熊蹯未入唇,羊胛早已熟。

  • 《送曾孝宽寺丞宰桐城》

    啬夫苟有惠,前世犹立祠。既为邦邑长,必欲风化施。长松荫公庭,流水循堂基。俱可助琴弹,亦足忘事縻。况君公侯家,清尚人所期。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