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欤变幻旧乾坤,剪水仙人手段新。
银屋万家成骤富,青山半点不藏春。
西园太尉方交贺,北海中郎岂愿臣。
把酒孤吟元不俗,何须夜访剡溪人。
于石(一二四七~?)(生平据本集卷一《邻叟招饮》“三十将远游,海波忽扬尘”推定),字介翁,号紫巖,晚号两谿,兰溪(今属浙江)人。宋亡,隠居不仕,一意于诗,生前刊有集七卷,卒后散失,由门人吴师道就藏本及所藏续抄者选爲《紫巖诗选》三卷。事见《吴礼部集》卷一七《于介翁诗选后题》,明万历《金华府志》卷一六、《宋季忠义录》卷一三有传。 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彝尊钞本(简称朱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光绪于国华留耕堂刻傅增湘校本(简称傅校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雪》
中文译文:谁可以改变世界的变幻,用剪水仙人的手法创造新奇。银屋将万家变成富贵,青山却无法隐藏春意的痕迹。西园的太尉向北海的中郎道贺,但中郎却无意成为太尉的臣子。我独自拿起酒杯吟唱,因为我不愿夜间去拜访剡溪的人。
诗意:这首诗描绘了冬天的景象,由于喜气洋洋的春节即将到来,富裕和喜庆的氛围逐渐蔓延。诗中表达了对世界变幻的疑问和对美的创造力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官场故事和权力斗争的反感。最后,作者通过独自饮酒吟唱,表达了自己独立自主的精神和不愿追随权贵的态度。
赏析:这首诗以写景的方式饱含了作者对世态炎凉的思考。用剪水仙人的手法衬托出世界的变幻不居常,将银屋的富贵与青山的朴实进行对比,寓意着物质财富的昙花一现和大自然的恒久不变。诗中通篇以自然景物配以人物形象,将作者对于富贵权贵的态度潜藏其中,透露出对权力斗争和虚荣的嫌弃。最后两句表达出作者独立自主的精神和不愿追随权贵的态度,彰显了他的独特人格和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整个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人事的隐喻,构建了自由、追求心灵自由的意象。
诸公学道,略听予言。如同干句家缘。试看登杆踏索,走马行船。何曾说辛道苦,遇艰难、转转心坚。忘危险,更忘身忘命,忘后忘前。不管傍人冷笑,殷勤地,常常谨谨专专。假是苏秦陆贾,说不回肩。人能如斯向道,可搜真、搜妙搜玄。无不悟,又何愁不做神仙。
弓刀陌上,净蛮烟瘴雨,朔云边雪。幕府横驱三万里,一把平安遥接。方丈三韩,西山八诏,慕义羞椎结。梯航入贡,路经头痛身热。今代文武通人,青霄不上,却把南州节。虏马秋肥雕力健,应看名王宵猎。壮士长歌,故人一笑,趁得梅花月。王春奏计,便须平步清切。
山瘦溪如练,丹青见亦稀。乱鸦将景过,孤鹜带霞飞。秋色此时老,故园何日归。西风吹独立,搔首怯征衣。
萧条良夜永,秋草对衰颜。露下鸟初定,月明人自闲。独悲无旧业,共喜出时艰。为问功成后,同游何处山。
遍室清凉,满堂功德。四方八表无遮塞。灵光万道出昆仑,人前岂敢夸仙格。缄口无言,灰心有则。姓名已录华胥国。逍遥自在看长安,金花
按图得此已欣然,胜趣何尝有变迁。一把香茅千个玉,不妨邂逅揖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