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有正气,外邪何可干。
功用虽未见,韬藏谁将看。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復,学者称復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榦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歷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干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延平次赵纠曹韵十四首·紫气》
中文译文:
三尺有正气,
外邪何可干。
功用虽未见,
韬藏谁将看。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宓的《延平次赵纠曹韵十四首》系列之一,题为《紫气》。诗中表达了对正气的强调和对邪恶势力的抵抗之情。作者通过寄托于紫气的象征意义,传达了对高尚品德和正义力量的赞美和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正气的崇敬和对邪恶势力的抗争的态度。首句“三尺有正气”,意指正气即使只有三尺,也是非常宝贵的。正气代表了高尚的品德和坚守的原则,是抵御邪恶的力量。接着,诗人问道:“外邪何可干”,表明正气可以抵御外来的邪恶势力,它的力量是无法被侵犯的。
诗的下半部分,“功用虽未见,韬藏谁将看”,表达了作者对正气的价值和力量的肯定。即使正气的功效目前尚未显现,但作者相信它存在且将发挥作用。他强调了正气的内敛和深藏不露的特质,这是因为正气需要等待时机来展现自己的力量。只有等待正确的时机,正气才会被看到,并产生真正的影响。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凝练的表达,展示了作者对正气的崇高追求和对邪恶势力的坚决抵抗态度。它通过使用象征意义的紫气,将诗人的思想和情感传递给读者,鼓励人们坚守正义,抵制邪恶,追求高尚的品德和道德。
人烟懡罹不成村,溪水微茫劣半分。流到前滩忙似箭,不容雨点稍成纹。
尘土日易没,驱驰力无馀。青云不我与,白首方选书。宦途事非远,拙者取自疏。终然恋皇邑,誓以结吾庐。帝城富高门,京路绕胜居。碧水走龙蛇,蜿蜒绕庭除。寻常异方客,过此亦踟蹰。
晓雾散晴渚,秋色满湘山。青鞋黄帽,忄欠与名士共跻攀。窈窕深林幽谷,诘曲危亭飞观,俯首视尘寰。长啸望天末,余响下云端。白鹤去,荒井在,汲清寒。醒然毛骨,浮丘招我御风还。拂拭苍崖苔藓,一写胸中豪气,渺渺洞庭宽。山鬼善呵护,千载照层峦。
凛凛循良吏,休休一介臣。投艰推宇量,御侮赖精神。给侍恩虽渥,怀归志莫伸。平泉开甲第,花木未经春。
常笑博望侯,老死穷河源。河源几万里,天派垂昆仑。支流播九逆,砥柱疏三门。行穿九地折,怒溢千里奔。乐彼洧水源,近且具茨根。寒泉发清池,藻监挠不浑。引为琉璃陂,碧波媚苹蘩。逶迤入王城,顺下德可温。全此上善性,利用岂无恩。下有万艘济,旁列千夫屯。持此安且静,用监
寄迹小园中,忽有乌衣至。手中执圆封,州府特遣馈。罗列满吾前,礼数颇周致。四隣来聚观,若有流涎意。呼童急开樽,四隣同一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