霖霪望晴病望汗,里巷呻吟夜达旦。
风清日出未敢喜,天公高居龙鱼悍。
夜声翻盆昼绠縻,百川失性皆上驰。
乾坤震荡动植悲,谁居无事为此嬉。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厌雨四首》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霖霪望晴病望汗,
里巷呻吟夜达旦。
风清日出未敢喜,
天公高居龙鱼悍。
夜声翻盆昼绠縻,
百川失性皆上驰。
乾坤震荡动植悲,
谁居无事为此嬉。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对连绵不断的雨水的厌倦之情。他期望雨停,渴望晴天,但雨水却不断地降落,使得人们在夜晚不得安宁,呻吟不已,直到天亮。尽管风清日出,但作者并不敢喜悦,因为天公(指上天的神灵)高高在上,像龙和鱼一样威猛。夜晚的声音持续不断,白天的光线也被雨水所束缚,河流失去了原本的宁静,奔腾而上。整个天地都在震荡动荡,植物也感到悲伤,而没有人能够无事而乐。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雨水的厌倦和对晴天的渴望。通过描绘夜晚的呻吟和白天的不安宁,作者传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感受。诗中的天公象征着无法控制的力量,与人们的渺小形成鲜明对比。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烦恼和对命运的无奈。整首诗词以悲凉的氛围贯穿始终,展现了作者对逆境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
一声黄鹄夜深归,栖雀惊鸣触殿扉。北斗半垂楼阁外,风旛浑欲上云飞。
乡里千山月,尘埃两鬓星。秋声虽是爽,客耳不堪听。多泪风前烛,孤明竹外萤。吟蛩更亡赖,终夜几曾停。
平生不省问田园,白首忘怀道更尊。已上印书通北阙,稍留冠盖饯东门。冯唐老有为郎恋,疏广终无任子恩。今日荣归人所羡,两儿腰绶拥高轩。
重来鸥阁晓,帆影涨新晴。倚槛云来去,闭帘花送迎。江湖春汗漫,岁月老峥嵘。手把忘忧草,夔夔绕太清。
曾向岭头题姓字,不穿杨叶不言归。弟兄各折一枝桂,还向岭头联影飞。
节应清和候,郊宫事洁羞。至诚闻上帝,明德祀圆丘。雅用陶匏器,馨非黍稷流。就阳陈盛礼,匡国祷鸿休。渐晓兰迎露,微凉麦弄秋。寿山横紫阁,瑞霭抱皇州。外肃通班序,中严锡庆优。奏歌三酒备,表敬百神柔。池碧将还凤,原清再问牛。万方瞻辅翼,共贺赞皇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