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龄著足道家山,壮岁升华玉笋班,千里麾符才假手,几年香火竟投閒。
诗书坐命名家声大,簪绂谁令寿历悭。
太傅功名有遗恨,鵷雏凋落泪频潸。
韩元吉(一一一八~?),字无咎,号南涧翁,祖籍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南渡后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维玄孙,淲父。早年尝师事尹焞,初与从兄元龙试词科不利,后举进士,爲南剑州主簿。高宗绍兴二十八年(一一五八),知建安县。孝宗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后出入中外,两知婺州,一知建宁府等,入朝爲中书舍人、大理少卿、龙图阁学士、吏部侍郎等,中间曾出使金国。官至吏部尚书、颍川郡公。晚年退居信州,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尚存世。有《南涧甲乙稿》七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韩元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涧甲乙稿》爲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本(简称聚珍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杨待制挽词》是宋代诗人韩元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妙龄著足道家山,
年轻的杨待制脚踏在道家的山上,
壮岁升华玉笋班,
在壮年时,他的才华如同玉笋一般蓬勃发展,
千里麾符才假手,
他被任命为千里之外的边防将领,
几年香火竟投閒。
然而几年过去,他的功绩却被人遗忘。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名叫杨待制的年轻人,他在壮年时才华横溢,被任命为重要的官职。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功绩渐渐被遗忘,他的辉煌成就不再被人所重视。诗中表达了韩元吉对功名利禄浮云的看法,以及岁月无情,人事如梦的主题。
赏析:
这首诗以杨待制为主角,通过描写他的经历和遭遇,呈现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诗中运用了富有想象力的意象,如"妙龄著足道家山"、"壮岁升华玉笋班"等,表达了杨待制在年轻时的骄人才华和前途无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功名和辉煌逐渐消退,最终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这种转折和沉寂给人一种深深的唏嘘之感。
通过描写杨待制的遭遇,韩元吉在诗中表达了对功名富贵的无常和虚幻的观察。他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不要过于追逐名利,因为时间会冲淡一切,让辉煌的成就最终变得无足轻重。整首诗以悲怆和无奈的情绪贯穿始终,通过对人生的反思,呈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邃思考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杨待制的描写,抒发了对功名富贵虚幻性的思考,以及人生无常和岁月流转的主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共鸣。
甲戌缠国哀,时属秋八月。近辅馀英山,洪水中夜发。狼藉彻旬雨,拔地殊飘忽。滔天肆奔迸,变幻起崷崒。徒步登县楼,浩渺沉林樾。妖氛混泽气,势极火焰突。绵亘山下乡,逃难想颠蹶。晨兴雨更澍,邑屋已隉杌。高跳空刺肠,何异睹溟渤。飘尸不可计,可者布竹筏。栖危或得命,其奈
自有吾儒乐,人多不肯循。以禅为乐事,又起一重尘。
不肯爬沙桂树边,朵颐千古向岩前。巴东峡里最初峡,天下泉中第四泉。啮雪饮冰疑换骨,掬珠弄玉可忘年。清游自笑何曾足,叠鼓冬冬又解船。
晁董科名累,向雄利禄儒。惟公传洛学,处世类齐竽。湖外严兵戍,神畿析使符。恍然成昨梦,一吊束徐刍。
秋风吹落叶,君作武昌游。只道从军乐,那知别路愁。寒暄楚岫色,日夜汉江流。大阃多珠履,无为弹蒯缑。
能名净行达理闱,振锡携瓶出翠微。恩重冕旒曾召对,情高云鹤却同归。会思莲社寰中结,杯泛潮风海上飞。不是清时未陈力,便堪随去扫岩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