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烟生处有归鸦,短棹残阳各去家。
依旧笙歌满城郭,黄昏留与玉勾斜。
吴嘉纪(1618年-1684年),字宾贤,号野人,江苏东台人(清代属于扬州府泰州)。出生盐民,少时多病,明末诸生,入清不仕,隐居泰州安丰盐场。工于诗,其诗法孟郊﹑贾岛,语言简朴通俗,内容多反映百姓贫苦,以“盐场今乐府”诗闻名于世,得周亮工、王士禛赏识,著有《陋轩诗集》,共收入诗歌1265首。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吴嘉纪诗笺校》本。
在中国文学史上,明末清初曾出现一位著名的盐民诗人,他就是号称布衣诗人的吴嘉纪。
吴嘉纪,安丰场(今东台市安丰镇)人,字宾贤,号野人,生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祖父吴凤仪是明代著名哲学家王心斋的学生。吴嘉纪少时受业于吴凤仪的弟子刘国柱,因天资聪明参加府试,名列前茅,中第一名秀才。他出身清贫,年轻时烧过盐,家无余粮,虽丰年常断炊,但不以为苦。喜读书做诗,好学不倦,曾应府试,但因亲见明王朝覆灭,清兵南下,居民惨遭屠杀,遂绝意仕途,隐居家乡。诗人虽不是灶户,但也穷得衣食不周,朝不谋夕。住所仅草屋一楹,名其为“陋轩”。由于住所四周杂草丛生,蓬蒿遍地,而他却终日把卷苦吟,不与外人往还,故人又称他为“野人”。他也乐以“野人”为号。扬州诗友汪楫(舟次)访问地方文人学士,得知吴野人安贫乐道,长于吟咏,又自立一家,遂将其诗送两淮盐运使周亮工阅览,周又转扬州推官王士祯,王十分推崇,说:“有才如嘉纪天下之人不知也,乡曲之人不知之也,独有一汪楫知之。”周、王二人都为诗卷作序,随后由泰州分司汪兆璋(芾斯)搜集吴诗400首刊刻问世,从此名闻四方。
由于长期生活在贫民中间,亲身体验了官吏、盐商对灶民的剥削和频仍的水灾、军输对灶民的侵害,对此,他终日把卷苦吟,从而写出了大量反映社会黑暗,民不聊生的诗篇。他的诗以其真实而深刻的内容和高度概括的手法,反映了当时劳苦大众苦不堪言的生活困境和自己的思想感情。汪懋麟评“五七言近体﹐幽峭冷逸﹐……自脱拘束。至所为今乐府诸篇,即事写情,变化汉﹑魏痛郁朴远﹐自为一家之言”。吴周祚在诗序中称其“冰霜高洁、刻露清秀,不得指为何代何体,要自成其为野人之诗”。如他在描写盐民生活的《绝句》诗中写道:
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
吴嘉纪的夫人王睿,字智长,是个甘守贫困、志趣高洁的女词人。她是明代著名的“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的后裔。王睿自幼聪明好学,继承了王艮质朴的唯物论和平民思想,勤于作词。与吴嘉纪结为夫妇后,志趣相投,吴嘉纪将自己诗集题名为《陋轩诗》,王睿也将自己词集题名为《陋轩词》,一诗一词,珠联璧合,均为时人所推崇。1683年秋,王睿逝世,吴嘉纪写了《哭妻王氏》诗12首,悲恸欲绝。诗序云:“(王氏)归余四十五年,尝愿先余死。问之,曰:冀得君挽诗耳。今子死,余哭子有诗。涕泗之时,诗愧不工,然子愿酬矣!子愿获酬,余悲可胜言哉!”由于女词人生前太穷,《陋轩词》未能印行,连原稿也不知下落。翌年,67岁的吴嘉纪也在悲痛和穷愁潦倒中离开了人间,他身后萧条,由挚友汪舟次、程云家为其料理丧事,汪舟次题写墓碑:“东淘布衣吴野人先生之墓”。辛亥革命后,由南通著名实业家张謇资助,树立了石牌坊,设了石桌、石凳等,张謇亲笔为牌坊撰写了对联:蒹葭秋水伊人思,禾黍西风故国愁。
《冶春绝句和王阮亭先生》是清代吴嘉纪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寒烟生处有归鸦,
短棹残阳各去家。
依旧笙歌满城郭,
黄昏留与玉勾斜。
中文译文:
在寒烟生的地方有归鸦,
短棹下的残阳各自回家。
笙歌依然充满城郭,
黄昏时刻留下与玉钩倾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寒烟、归鸦、残阳和黄昏等意象构成了一个寂静的冬日景象。诗人通过描绘这个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寒烟生处有归鸦"描绘了一个冷冽的冬天,寒烟升起之处,有一群归鸦在飞翔。这里的寒烟和归鸦代表着季节的转变和生命的循环。归鸦的归家行为也暗示人们在岁月中的归宿和归去。
接下来的一句"短棹残阳各去家"将视角转移到江湖之上。短棹下的残阳指的是夕阳西下的景象,而短棹则象征着行人或船只。这句表达了人们各自回家的情景,意味着行旅之人纷纷返乡,或者船只随着夕阳的西去而归。
第三句"依旧笙歌满城郭"描绘了城市中欢快的笙歌声。这里的"依旧"一词表明即使在冬天的寒冷时节,城市中的繁华依然存在,人们依然欢聚一堂,享受着生活的乐趣。
最后一句"黄昏留与玉勾斜"则暗示了夕阳西下的黄昏时光。玉钩是古代传说中控制日落的神物,这里用来象征太阳的倾斜。黄昏的到来预示着一天的结束,也暗示着诗人对时光的流逝和变幻的思考。
整首诗以冷冽的冬日景象为背景,通过寥寥数语,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寒烟、归鸦、残阳、笙歌和黄昏等意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静谧而富有哲理的画面,引发读者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香歇朝衣懒更熏,梦残宫漏远难闻。漫郎不称青绫被,退士惟堪白布裙。
墨墨怀孤愤,皇皇过六旬。浪移秦国木,稳积汉家薪。杂遝乾坤事,奔腾战伐人。星檐送徐步,高树上苍旻。
胜友欣倾盖,羁宦懒书空。爱君笔力清壮,名已在蟾宫。萧散英姿直上,自有练裙葛帔,岂待半通铜。长短作新语,墨纸似鸦浓。山吐月,溪泛艇,率君同。吾侪轰饮文字,乐不在歌钟。今夜长风万里,且倩泓澄浩荡,一为洗尘容。世上闲荣辱,都付塞边翁。
水轩幽会六人同,夜色苍茫蜡炬红。淅淅好风天似水,纷纷高论气如虹。罚筹蝟起觞无算,醉骨山颓榼屡空。却坐胡床看月上,对人楼殿有无中。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燕子楼中燕子飞,芹泥一点误沾衣。主人频起嗔嫌意,垂下珠帘不放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