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醒不能寐,夜起读我书。
读久良有得,就枕省其愚。
古人骨已朽,言语留绪余。
不赖灯与目,何以决豕鱼。
我心本至明,灯目焉得如。
所取外有资,终由受处虚。
内外相为赐,犹彼食饮欤。
不有脾胃实,八珍将吐诸。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夜读》是宋代方回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夜晚清醒无法入眠时的场景,作者打开书卷,开始阅读。通过阅读,他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知识,因此他决定将这些智慧珍藏在心底,以免显得无知愚蠢。作者思考着古人的智慧和言辞,虽然古人已经腐朽消逝,但他们的言语仍然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思绪。
诗词以灯光和眼睛作为比喻,暗示着灯光的照明作用和眼睛的观察力对于获取智慧的重要性。作者自称心明如灯,指出自己的内心明亮透彻,但又感慨灯光如何能与内心的明亮相媲美。他认为知识的获取不仅仅依赖于外在的条件,更需要内心的洞察力和理解力。
作者进一步表达了知识的获取是一种无形的财富,不依赖于外部的物质条件,而是通过内心的接受和领悟来实现。他与外界的互动是相互赋予的,就像食物和饮水一样。然而,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消化系统,即没有理解和领悟的能力,即便是最珍贵的食物也会被吐出来,变得毫无意义。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作者在夜晚醒着阅读的情景,抒发了对知识获取的渴望和重视。作者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内心洞察力的关键作用。这首诗词反映了宋代士人对于知识的追求和对智慧的珍视,同时也启示人们要珍惜学习的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
破新正春到,五叶尧蓂,弄芳初秀。翦彩然膏,灿华筵如昼。家庆图中,老莱堂上,竞祝翁遐寿。喜气欢容,光生玉斝,香霏金兽。谁会高情,淡然声利,一笑尘寰,万缘何有。解组归来,访渔樵朋友。华发苍颜,任从老去,但此情依旧。岁岁年年,花前月下,一尊芳酒。
坐忆蛟桥此日新。
暝色入招提,昏鸦已不啼。诸僧空院出,老子独山栖。堂面无人北,天形尽日西。寂寥应不恨,吾道与时睽。
淡妆多态,更的的、频回眄睐。便认得琴心先许,与绾合欢双带。记画堂、风月逢迎、轻颦浅笑娇无奈。向睡鸭炉边,翔鸳屏里,羞把香罗偷解。自过了、烧灯后,都不见踏青挑菜。几回凭双燕,丁宁深意,往来却恨重帘碍。约何时再,正春浓酒困,人闲昼永无聊赖。厌厌睡起,犹有花梢日
手谈胜负观其智,敛迹藏锋不自制。傲慢因从贪上亏,侵他理路无深计。何龌龊,何凝滞,率尔图谋太容易。恃嶮揄扬似等闲,更翻劫子速求毙。欺他不见心先喜,秪对前人失局势。已死更填随手下,童蒙拙格一般艺。
老去犁锄易作劳,藤阴才午卧衡茅。须眉甚古松当户,羽翼初成燕出巢。安所归乎惟酒隐,宛其老矣只诗豪。忍穷不欠鱼羹饭,每向人间笑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