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浮暗山,沙头耿微火。
好奇引吭窥,畏寒缩颈坐。
首取帛为袱,体用衾自裹。
篙师喜风定,半夜起劲柁。
平生江海耳,最与橹声可。
诗从是中来,孰谓此计左。
起视何茫茫,未觉万有夥。
浩然天地间,身世寄一舸。
恭惟百链心,用世亦云颇。
早乖晚弥误,迟暮困旅琐。
饕婪忌洁清,软媚恶刚□。
残生信已矣,古来岂独我。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夜发长山豅》是宋代作家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水面上漂浮着昏暗的山峦,沙滩上微微闪烁着篝火。好奇心驱使我伸长脖子窥视,寒意使我缩颈坐下。我先取出帛布作为包裹,用衾被将身体裹紧。船上的篙师因风势稳定而喜悦,午夜时分开始用力撑篙。平生以来,我最喜欢江海之声,它与船桨的声音可媲美。这首诗从这种情感中产生,有谁能说这是个错误的选择呢?抬头望去,只见无边的茫茫,感受不到万物的存在。在浩瀚的天地之间,我漂泊的身世寄托于一只小船。虔诚地思考百链之心,也深知在现实社会中受到各种束缚。早年的离弃,晚年的迷途,使我在旅途的琐事中感到困顿。贪婪者厌恶纯洁,柔弱者憎恶坚强。残存的生命已经明白,古往今来,岂止我一人有此遭遇。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夜晚航行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江海的热爱和对自身境遇的思考。诗词开篇以自然景观的描绘为引子,展示了水面上浮动的山峦和沙滩上微弱的篝火,营造出一种幽静、神秘的夜晚氛围。接着,通过描写自己在船上的动作和感受,展示了作者对航行的好奇心和畏寒感。诗人以自身为主角,通过自我陈述揭示了自己的心境和处境。他以帛布和衾被作为自身的保护,暗示了面对困境和不确定性时,采取的自我保护措施。在篙师喜风定的描写中,表达了作者对风势的依赖和对江海的热爱之情。最后,诗人通过自省和反思,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洞察。
整首诗词通过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感受,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展示了作者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对航行经历的描绘,诗人探索了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生的苦难和困境。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传递出一种对自然和人生的思索与领悟。
紫阁旧房在,新家中岳东。烟波千里隔,消息一朝通。寒日汀洲路,秋晴岛屿风。分明杜陵叶,别后两经红。
画阁高连百雉城,涵虚应不愧標名。门前柳色兼旗色,座上琴声杂佩声。肯羡五湖归范劙,未饶三径隐渊明。我来恰值初晴后,山影波光分外清。
千岩一尺璧,八月十五夕。清露堕桂花,白鸟舞虚碧。
礼闱选士古称难,都为陞沉咫尺间。较艺清时公道在,抡材应得惠人寰。
卧久不记日,南窗昏复昏。萧条草檐下,寒雀朝夕闻。强扶床前杖,起向庭中行。偶逢故人至,便当一逢迎。移榻就斜日,披裘倚前楹。闲谈胜服药,稍觉有心情。
慎□重高鼎,宣威屡干方。夷吾欣在晋,尚父果兴唐。剑佩凌烟阁,笙歌逸老堂。犹闻病乘馹,遗恨隔清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