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无此一雄藩,稳称将军小踞蟠。
韬略世传天下少,棣华鼎峙帅臣难。
狂胡要使如灰灭,中国先须大头城,磨崖已辨中兴颂,洗眼西湖看北征。
刘过(一一五四~一二○六),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多次应举不第,终生未仕。刘过是抗金志士,曾上书朝廷提出恢復中原方略,未被采纳。漂泊江淮间,与主张抗战的诗人陆游、陈亮、辛弃疾等多有唱和。晚年定居崑山。宁宗开禧二年卒,年五十三(明陈谔《题刘龙洲易莲峰二公墓》)。有《龙洲道人集》十五卷。事见元殷奎《復刘改之先生墓事状》、杨维桢《宋龙洲先生刘公墓表》、明万历《崑山志》卷三。 刘过诗,以原八千卷楼藏明嘉靖刊《龙洲道人诗集》(十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龙洲集》(简称四库本)、《江湖小集》(简称江湖集),汲古阁影宋抄本《宋群贤六十家小集·龙洲道人集》(简称六十家集)文字与《江湖小集》基本相似,酌予出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谒金陵武帅李奭时叩殿帅为易宪章求书碑》是宋代刘过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分析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来到金陵拜见武帅李奭时,恳求他为易宪章撰写碑文。
诗意:
这首诗词是刘过致敬武帅李奭时的一首颂词。诗人称赞李奭时是江南难得的杰出将领,虽然他的地位不高,但却展现出了将军的威严。他的智谋和军事才能在天下间少有人能及,他的地位就像是稳坐于蟠龙之上。然而,即使是杰出的将领,也难以在大宋的政治舞台上取得稳固的地位。面对外来的狂胡敌人,中国必须先保护好大头城,才能实现国家的安宁与繁荣。在这个关键时刻,刘过呼吁中国人团结一心,齐心协力,以期中兴之事早日实现。他还提到了西湖,表达了对北征战争的期待和祝福。
赏析:
这首诗词以武帅李奭时为中心,展现了他在江南地区的威望和军事才能。诗人通过对李奭时的赞美,突出了他在天下间的独特地位,同时也凸显了大宋时期政治的复杂性和将领们在政治斗争中的不易。诗中所提到的狂胡和大头城等词语,暗示着外敌的威胁和国家的危机感。而磨崖中兴颂和洗眼西湖看北征等表达,展示了诗人对国家光明未来的向往和祈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李奭时的称颂和对国家前途的思考,既表达了作者对将领的敬仰,又抒发了对国家兴盛的渴望和对外敌威胁的警惕。它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凝聚了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时代的关注和热爱。
圣学家傅自有师,更罗英俊侍经帷。治功尚论唐虞际,政体宁甘汉晋卑。猥向梁园陪末坐,敢凭尧历记佳期。羞囊已辨诗千首,准拟年年荐寿卮。
丈人居水南,未省价高索。平生丘壑事,长啸天宇窄。舍榜五株柳,宛是陶家宅。舍南数亩园,似与人境隔。方须漉酒巾,渐喜扶老策。以兹不愿仕,偶然似彭泽。青松手所种,抚之无愧色。都忘岁月徂,不受霜霰迫。是身等浮云,术也可不择。持此百年间,常恐中道画。旷哉遗世情,遇我
别访难遽了,不知寒夜长。回灯撤杯案,抱被宿船仓。载听远鸡唱,稍分征雁行。临风满掬泪,吹落一襟霜。
去岁投荒客,今春肆眚归。律通幽谷暖,盆举太阳辉。喜气迎冤气,青衣报白衣。还将合浦叶,俱向洛城飞。
壮游几度上南楼,今度重来二十秋。俯仰之间只犹昨,登临何处是无愁。好山常在世青眼,此水如斯人白头。老兴未阑明月上,归欤笠泽有扁舟。
旋插杉枝蔽晓曦,缓摇轻箑自融怡。调琴不用求成曲,得句何须凑作诗。无复趋炎同褦襶,但能寻睡学希夷。太仓日食五升米,老矣不嫌人更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