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又晚。
杨柳晓莺啼断。
落尽残红余片片。
风狂都不管。
作客惟嫌酒浅。
未敌闲愁一半。
人与青山谁近远。
可怜春梦短。
李流谦(一一二三~一一七六),字无变,号澹斋,德阳(今属四川)人。良臣子。高宗绍兴中以父荫补将仕郎,授成都灵泉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蜀,招置幕下。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出通判潼州府。孝宗淳熙三年卒,年五十四。遗着由子廉榘编次爲《澹斋集》八十九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八卷(其中诗八卷)。事见本集附录其兄益谦所撰《行状》及子廉榘《跋澹斋集后》。 李流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澹斋集》爲底本。另从《永乐大典》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谒金门》是宋代诗人李流谦的作品,描绘了春天将尽的景象和诗人的愁闷心情。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春又晚。
杨柳晓莺啼断。
落尽残红余片片。
风狂都不管。
作客惟嫌酒浅。
未敌闲愁一半。
人与青山谁近远。
可怜春梦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春天晚期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闷和对光阴流逝的感慨。
诗的开篇,诗人直接写道“春又晚”,春天已经接近尽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接着,诗人通过形容杨柳和莺鸟的声音断续,以及残红纷飞的景象,刻画出春天即将过去的痕迹。这里的杨柳和莺鸟是春天的象征,它们的存在和活动也暗示着春天的离去。
诗的下半部分,诗人提到风狂却不顾一切,似乎在描述外在环境的不关心。与此同时,诗人自己却处于客居他乡的境地,抱怨酒不够浓,暗示心境的落寞和孤独。他的闲愁已经占据了他内心的一半,暗示了他对于生活的困惑和忧虑。
最后两句“人与青山谁近远,可怜春梦短”,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自身处境的思考。诗人感慨人与自然的距离,人与青山相比,谁更近,谁更远?这里的青山象征着自然和宁静,与人的内心状态形成对比。最后一句“可怜春梦短”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愁闷和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同时,诗中的自然意象与诗人的情感相呼应,构成了一幅意境深远的画面,给读者带来思考和共鸣。
万里青天洗曙霜,秋曦满眼对晴光。扫残遗秉川原静,折过寒花迳隧荒。偶入名园逢漆吏,远寻香刹问支郎。浮行宠辰何须道,幸有田家浊酒尝。
柳下白头钓叟,不知生长何年。前度君王游幸,卖鱼收得金钱。
骨气已神仙,玄圃挺生贤。面上四时春,心次一壶天。人皆就法门栋梁上踔他光景,我道隶轩高士志趣飘然。若也未知涯涘,为君指出言诠。丹成若未归蓬岛,且结溪山风月缘。
愁人道酒能消解。元来酒是愁人害。对酒越思量。醉来还断肠。酒醒初梦破。梦破愁无那。干净不如休。休时只恁愁。
暑雨霁馀飞,翻沟水鸣玉。半规入岚雾,平畴愈新绿。时有牧归牛,一备过山曲。吾庐附幽深,四面荫修竹。垂云下林梢,惊鸟目争宿。夜色迫书卷,呼童具灯烛。
笛声入江楼,怨入长江水。悠悠孤光月,寒影沉江底。长笛吹月落,短笛吹月起。无情不解吹,有情为吹死。因风寄远心,不知谁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