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阁横空蔽野扉,夜深来上久忘归。
水光潋滟和烟动,云色褵褷夹月飞。
隔岸苇村闻笛远,背湾松坞见灯微。
此间自得吟中乐,不觉霜华满尽衣。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夜静独登小阁有所见因书》是宋代文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夜晚静谧,我独自登上小阁,因为看到了书。危险的阁楼横跨在天空,遮蔽了野外的大门。深夜来临已久,我忘记了回家。水面上的光芒闪烁,与烟雾一起动荡。云彩的颜色像破布一样破烂,夹杂着月亮飞舞。隔着岸边的芦苇村,能听到远处的笛声。背面的湾区里有松树和小屋,可以看到微弱的灯光。在这里,我自得其乐地吟唱,不知不觉间,霜华已经将衣服覆满。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景象,诗人独自登上小阁,感叹阁楼的高耸和遮蔽,表达了自己沉浸在阅读之中,忘却归家的时间流逝。诗人通过描绘水面光芒闪烁、烟雾缭绕的景象以及天空中破烂的云彩和飞舞的月亮,展示了夜晚的美丽和神秘。诗中还描述了隔岸传来的笛声和背面湾区的松树和小屋的灯光,增添了一种宁静和温馨的氛围。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在这个环境中自得其乐、陶醉于吟咏之中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示了夜晚的静谧和美丽。诗人以自身的亲身经历为基础,以动静结合、对比鲜明的手法,将读书的情景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意境。夜晚的水面和天空在诗中被赋予了生动的形象,犹如画卷般展现在读者眼前。同时,诗人通过描写隔岸传来的笛声和背面湾区的松树和小屋的灯光,为整首诗增添了一种闲适和宁静的氛围。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心境的转变,他在这个环境中自得其乐,不知不觉间身上已经满布霜华,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己的陶醉。整首诗以其细腻的描写、独特的意境和深邃的感悟,展示了宋代文人的诗词才华和对自然、人生的感悟。
风舟挽晴江,载客日夜行。身远心在家,腹肠何由平。未知所到期,先计还归程。时寻别时语,涕泪下纵横。仰观风中云,下视水上萍。共在天地间,可无同飘零。泻此樽中酒,美鱼其饮羹。虽饱不厌饥,强醉终自醒。笑言虽在远,音问犹有形。愿因东南风,时寄西北声。
桃李无言一径深。客愁春恨莫相寻。看花酌酒且开襟。白雪浩歌真快意,朱弦未绝有知音。月明千里故人心。
雄屏口分寄,珍祠倏再临。翚飞丛宇峻,龙濩伏渊深。蘋藻罗清荐,金匏合雅音。风旌翻凤蜺,晨炷燎榆沉。麝墨披新刻,尘签认旧吟。乐游情未足,残照下西岑。
田水颇胜师,寺梅若可妻。新月似小女,一弯向人低。平生寡师法,开径自出蹊。擘我妻女去,酷哉此别离。老饥方驱后,津梁忽已疲。行迈殊未歇,且拚骨与皮。下山如相送,青青势向西。
西庵松竹深,薄暮更微雨。山禽不畏人,嘲哳方对语。而余倦宦者,罢日今可数。京邑夙所怀,其如恶尘土。行复念斯游,回头怅何许。
天台旧路。应恨刘郎来又去。别酒频倾。忍听阳关第四声。刘郎未老。怀恋仙乡重得到。只恐因循。不见如今劝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