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春从地脉回,工夫先是到江梅。
雪边竟觉丰标别,曾向玉堂堂上开。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夜坐用韵简刘朔斋洪云岩》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线春从地脉回,工夫先是到江梅。
雪边竟觉丰标别,曾向玉堂堂上开。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夜晚的景象。春天的气息从大地上升回来,最先到达的地方是江边的梅花。在雪的边缘,人们感受到了春天的到来,曾经在玉堂堂上开放过。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富有想象力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到来。诗人以一线春回归的方式表达了春天的到来是从地脉开始的,这种描写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将春天的到来与江边的梅花联系在一起,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进一步展示了春天的美丽。诗人在雪的边缘觉察到春天的标志,这种观察使人感受到自然界的细微变化。最后,诗人提到了曾经在玉堂堂上开放过的景象,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和事物的更迭。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春天的到来,透露出对自然界变化的敏感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
这首诗词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诗词中的意象生动而富有想象力,通过简洁而精确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诗意。读者在赏析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时间的流转,思考生命的短暂和自然界的变化。
京携刽子丹谁颈,怒发私书族几家。天上那无黄背子,人间岂有白桃花。
巉岩恶面插苍须,中道时时自笑呼。但怪佯狂轻去俗,果闻高论足开余。恶看富贵庸男子,喜见徜徉隐丈夫。我是自高无许可,今朝为子一长吁。
望里春风接翠微,无情风自送潮归。钱塘江上怅斜晖。我似江潮来又去,君如鸥鹭逐波还。人生知己总相怀。
人有岁寒心,乃有岁寒节。何能貌不枯,虚心听霜雪。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亦!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吴儿生长狎涛渊,冒利轻生不自怜。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