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义宁祷霁未应》

丛祠精舍里,所至以柴燔。
未沐佛青眠,何图神素餐。
雨师佯弄霁,农叟暗含冤。
老令深相误,从知罪莫原。

作者介绍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歷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爲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爲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义宁祷霁未应》是宋代曾丰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在丛祠精舍的内部,
到处都用柴火燃烧。
佛神未曾降福于此,
何以期望神明的供养。
雨神伪装成为晴朗,
农夫心中却隐藏怨愤。
老令深受误导,
他们都知道罪孽难原。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丛祠精舍和神明供养的场景,以及雨神和农夫之间的矛盾,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不公和人们对神明的期望未能实现的失望之情。诗中呈现了一种对宗教仪式和信仰的质疑,以及对统治者和社会体制的不满。

赏析:
《义宁祷霁未应》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批评。诗中的丛祠精舍象征着宗教信仰的场所,但供养的神明却未能给人们带来福祉,反而让人们怀疑神明的存在和作用。雨神佯装晴朗,暗喻统治者虚伪的行为,而农夫心中的怨愤则折射出普通人对社会不公的不满和愤怒。

诗词中的"老令"可能指代当时的某位官员或统治者,他因为错误的指示或误导导致了社会问题的出现,但人们却无法追溯罪责的源头。整首诗以简洁的笔触,揭示了社会中的不公和人们的无奈,反映出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正义的呼唤。

这首诗词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展现了曾丰对于社会公正和真理的追求。同时,它也传递了一种对于信仰和宗教仪式的思考,呼唤人们关注社会问题,并提醒人们不断追求公正和真理。

  • 《水调歌头(_·川溪亭)》

    皎月亦常有,今夜独娟娟。浮云万里收尽,人在水晶奁。矫首银河澄澈,搔首金风浩荡,毛发亦冷然。宇宙能空阔,磨蚁正回旋。倩渔翁,撑舴艋,柳阴边。垂纶下饵,须臾钓得两三鲜。唤客烹鱼酾酒,伴我高吟长啸,烂醉即佳眠。何用骖鸾去,已是地行仙。

  • 《早春》

    乳莺初啭柳初柔,花雾林香一倚楼。风外游丝连蛱蝶,苑中芳树近帘钩。天青晚岫依屏列,水绿春江学字流。疏懒不堪连日醉,窗间残局客来收。

  • 《哲宗皇帝挽词四首》

    秦地蟠螭纽,细阳玉象光。升歌陈备乐,信史记多祥。夺邑公无怨,开边义侮亡。威灵对三后,常在白云乡。

  • 《浣溪沙·庚申除夜》

    收取闲心冷处浓,舞裙犹忆柘枝红。谁家刻烛待春风。竹叶樽空翻采燕,九枝灯灺颤金虫。风流端合倚天公。

  • 《舞曲歌辞·凯乐歌辞·贺圣欢》

    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

  • 《绍兴以后蜡祭四十二首》

    礼乐既成,神保聿归。言归何所,地纪天维。岂惟屡岂,嗣几所祈。亿万斯年,神来燕娭。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