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阳宫里断肠时。
春半如秋意转迷。
独坐沙窗刺绣迟。
泪沾衣。
不见人归见燕归。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湖山类稿》卷三《夷山醉歌》),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出家爲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着《湖山类稿》十三卷、《汪水云诗》四卷、《水云词》二卷等(《千顷堂书目》卷二九、三二),已佚。今存刘辰翁批点《湖山类稿》五卷;清钱谦益据云间钞诗旧册辑成《水云集》一卷;今人孔凡礼增辑爲《增订湖山类稿》五卷。《南宋书》卷六二有传。 汪元量诗,第一至五卷以清干隆鲍廷博知不足斋刻《湖山类稿》、《水云集》爲底本,删去后者重出之诗。参校清吴翌凤抄本(有清顾至、黄丕烈跋,简称顾本,藏北京图书馆)、明末抄本《汪水云诗抄》一卷(有清毛扆校跋,简称毛本,藏北京图书馆)以及《诗渊》引诗等。另从《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忆王孙》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汪元量。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回忆起在上阳宫里的断肠时光。
春天已过了一半,却有着秋天的忧思,变得迷茫。
我独自坐在沙窗前,刺绣进行得很慢。
泪水沾湿了我的衣衫,看不见人回来,只看见燕子归来。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失去爱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的上阳宫可能指的是一个宫殿或者是一个隐居的地方,而断肠则意味着深深的伤痛和悲伤。诗人形容春天已过一半,却感觉像秋天一样忧思,显示出他内心的萧条和失落。他独自坐在窗前,刺绣的进展缓慢,暗示着他的思绪纷乱,无法专心。泪水湿透了他的衣衫,表达了他的悲伤之情。最后,他虽然看不见所爱的人回来,却能看到燕子归巢,此情此景更加凸显了他的孤独和失去。
赏析:
《忆王孙》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伤感和思念之情。通过对春天和秋天的对比,诗人巧妙地传达了自己心境的变化和萧条感。诗中的独坐和沙窗刺绣的描写,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诗人泪沾衣的形象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内心情感的强烈震撼。最后,诗人的视线从人归转向了燕归,燕子归巢的景象增添了一丝凄美和孤独的色彩,也暗示着诗人对爱人归来的渴望。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传达了作者对失去爱人的思念之情和内心的痛苦。它展现了人们在爱情中遭受的痛苦和挣扎,以及对失去的渴望和追忆。这首诗词的美在于它的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触动和共鸣。
顿悟修行道理,除情战睡敌魔。不贪名利少风波。懒散随缘且过。饥后寻街乞饭,饱时信步蹉跎。闲来古庙唱哩*。逍遥谁人似我。
春来涨水流而活,晓色西山势似行。玉洞主人经劫在,携竿步步就长生。
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馀。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行年三十忆南游,稳驾沧溟万斛舟。常记早秋雷雨霁,柁师指点说流求。
独烹茶山茶,未对雪峰雪。须知千里间,只共一明月。陈家参玄天,道眼应一瞥。为语管城君,相从炽然说。
野艇归时蒲叶雨,缲车鸣处楝花风。江南旧日经行地,尽在于今醉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