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诏心先剑外飞,一身与国系安危。
玉关落日辞金印,锦水春风转绣旗。
历见本朝归秉轴,多由全蜀出分麾。
少陵漫为知音喜,行到花溪已恐迟。
强至(一○二二~一○七六),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除泗州司理参军,歷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韩琦判永兴军,辟爲主管机宜文字,辗转在韩幕府六年。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召判户部勾院,迁群牧判官。九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卒,年五十五。其子浚明集其所遗诗文爲《祠部集》四十卷,曾巩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祠部集》三十五卷,又《韩忠献遗事》一卷。《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清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简称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同治七年刻本(简称同治本)。另辑得集外诗四首,附于卷末。
《依韵和杨公济喜嘉定帅王待制移成都》是宋代诗人强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把诏心先剑外飞,
一身与国系安危。
玉关落日辞金印,
锦水春风转绣旗。
历见本朝归秉轴,
多由全蜀出分麾。
少陵漫为知音喜,
行到花溪已恐迟。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杨公济喜迁成都为帅王待制的赞美和祝福之情。诗中通过描绘诗人把心意写在诏书上,让诏书在剑外飞翔,以表达自己对国家安危的关切。诗人引用了玉关落日辞金印、锦水春风转绣旗的景象,来象征着杨公济离开朝廷、前往成都的壮丽场面。历史上,杨公济是宋代名将,他在全蜀地区建立了威信,所以诗中提到了本朝归秉轴、全蜀分麾的事实,以显示他的功绩和影响力。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杨公济离开时的惋惜之情,他怕自己到了花溪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与杨公济相见。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杨公济离开京城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杨公济的敬佩和祝福之情。诗中使用了许多意境深远的形容词和动词,如"玉关落日"、"锦水春风"等,通过这些形象的描绘,使整首诗具有了浓厚的情感和壮丽的景观。诗人还通过对杨公济的事迹的提及,展示了他在全蜀地区的威望和影响力,表达了对他的敬佩之情。最后两句诗则展现了诗人对杨公济离去的惋惜之情,使整首诗在庆祝和赞美的同时,也透露出些许离别的忧伤。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精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将诗人的情感和对杨公济的赞美巧妙地表达出来,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溪头石佛泗洲身,半染鑪烟半路尘。儿女一盘清净供,苏溪茶点建溪春。
隔日春先立,崇朝岁始除。去来身不定,好恶梦皆□。□□千山外,舟车一月余。岂真休客担,犹□□家书。
潮来沙碛平,月落海门曙。汀蒲转风叶,堤柳摇烟絮。江头春可怜,天涯人独去。有歌送君行,无酒留君住。雪浪没沙鸥,云帆出江树。回首读书堆,青山不知处。
长干白下相逢少。
江城物候伤心地,远寺经过禁火辰。芳草垄边回首客,野花丛里断肠人。紫荆繁艳空门昼,红药深开古殿春。叹息光阴催白发,莫悲风月独沾巾。
年半为郎妇,郎去戍采石。又云戍濠梁,不得真消息。半年无信归,独自宋罗帏。西风吹妾寒,倩谁寄郎衣。姑老子在腹,忆郎损心目。愿郎征战早有功,生子有荫姑有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