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木已如此,高贤有余思。
赖公酷似舅,其谁羡牢之。
韩元吉(一一一八~?),字无咎,号南涧翁,祖籍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南渡后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维玄孙,淲父。早年尝师事尹焞,初与从兄元龙试词科不利,后举进士,爲南剑州主簿。高宗绍兴二十八年(一一五八),知建安县。孝宗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后出入中外,两知婺州,一知建宁府等,入朝爲中书舍人、大理少卿、龙图阁学士、吏部侍郎等,中间曾出使金国。官至吏部尚书、颍川郡公。晚年退居信州,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尚存世。有《南涧甲乙稿》七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韩元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涧甲乙稿》爲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本(简称聚珍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遗直堂六首》是宋代诗人韩元吉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遗直堂六首
种木已如此,
高贤有余思。
赖公酷似舅,
其谁羡牢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韩元吉对于遗直堂的思考和赞美,同时也融入了对于高尚的人物的思念和羡慕之情。诗中的“种木已如此”意味着即使是栽种的树木也能够长得如此高大,而高尚的人物更应该有更加宏伟的抱负和思考。接下来的一句“高贤有余思”表示对于高尚的人物有着无限的思念和敬仰之情。
在下半部分的两句中,作者提到了“赖公”和“舅”,这里指的是杨时,字赖公,他是韩元吉的岳父,同时也是他的启蒙老师。这两句表达了韩元吉对杨时的敬爱之情,并称赞杨时与他的舅父非常相似。最后一句“其谁羡牢之”表示其他人无不羡慕杨时这样的高尚品德。
整首诗通过对遗直堂的描绘和对杨时的赞美,表达了韩元吉对于高尚品德和思考的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简洁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的对比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感受,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珠自右,紫电入丹城。内养婴儿成赤象,时逢五转采阳精。火自水中生。烧鬼岳,紫电起峥嵘。随意嬉游寰海内,寐如砂碛卧长鲸。时序与偕行。
海内埏埴遍,汉阴旌旆还。望留丹阙下,恩在紫霄间。冰雪背秦岭,风烟经武关。树皆人尚爱,辕即吏曾攀。自惜两心合,相看双鬓斑。终期谢戎务,同隐凿龙山。
峭壁苍苍苔色新,无风晴景自胜春。不知何树幽崖里,腊月开花似北人。
南墙钜竹拂青烟,正在空斋簿领前。欲向韩门借余润,乞将白璧种蓝田。
故人遗我酒,气味芳似清。置之屋壁间,兴至时一倾。银杯度一合,三釂已彻觥。既免戒沉湎,且无忧病酲。嵇阮愧令德,刘石无遐龄。荒狂有何乐,徒以酒自名。吾幸免困此,庶几尽平生。
带郭人烟少,通村径路微。水光浮栋宇,野色动窗扉。小树无重数,前山不合围。艰危邻虎窟,奔迫诡牛衣。白舫意何适,丹枫看即稀。西园小茅屋,知复几时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