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行一,阴行二。
一主天,二主地。
天行六,地行四。
四主形,六主气。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阴阳吟》是一首由宋代学者邵雍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阳行一,阴行二。
一主天,二主地。
天行六,地行四。
四主形,六主气。
诗词的意境主要围绕着阴阳之道展开。诗中提到了阳行一、阴行二,表示阳气行动一次,而阴气行动两次。这里的阳指的是阳光、阳气、阳性等活跃、明亮、向外的力量,而阴则指的是阴影、阴气、阴性等沉静、暗淡、向内的力量。阳行一、阴行二的表述,强调了阴阳的相互对立和平衡。
诗中进一步提到,一主天,二主地。天代表着宇宙的上层,象征着广阔、高远、通达,而地则代表着宇宙的下层,象征着广袤、深厚、沉稳。这里的一和二分别指代阳和阴,暗示了天地之间的阴阳关系。
接着,诗中提到天行六,地行四。这里的数字指的是天和地行动的次数。天行六表示阳气在天上运行六次,而地行四表示阴气在地下运行四次。这种阴阳行动的次数差异也反映了宇宙中阳气和阴气的不同力量和属性。
最后两句诗写道,四主形,六主气。这里的四指的是地行四次,代表了形体、物质的具象和实际存在,而六指的是天行六次,代表了气息、能量的流动和变化。这两句诗强调了形与气的关系,形体是气的外在表现,气是形体的内在本质。
整首诗词通过对阴阳、天地、形与气的描述,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学说。阴阳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两种相反而又相互依存的力量构成的,它们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维持着宇宙的平衡和运行。《阴阳吟》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阴阳的运行规律和相互关系,表达了作者对宇宙万物的思考和对阴阳哲学的领悟。
立夏天方霁,闲情喜暂舒。树深添雨润,溪落见人疏。夕照斜依竹,园花落近书。年来惟懒拙,殊觉称幽居。
溶溶春水漾琼瑶,两岸菰蒲长绿苗。几度踏青归去晚,却从灯火认红桥。
沉冥众所遗,咫尺绝佳期。始觉衡门下,翛然太古时。鸡声共邻巷,烛影隔茅茨。坐惜牛羊径,芳荪白露滋。
已满葵丘戌,民犹借一年。何曾拔薤本,亦不用蒲鞭。羡帑留修泮,公厨少起烟。今无采诗者,付与后人传。
青疏老瘦碧孱颜,杳杳深深万翠间。侍坐侍行仍侍立,雪松霜竹雨余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