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入华胥日未曛,博山何在宝香闻。
觉来但有南窗静,叶瘦花肥醉锦薰。
曹彦约(一一五七~一二二九),字简甫,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进士,歷建平尉、桂阳军录事参军、知乐平县,主管江西安抚司机宜文字。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知汉阳,嘉定元年(一二○八),提举荆湖北路常平茶盐,权知鄂州兼湖广总领,改提点刑狱,迁湖南转运判官。三年,除知潭州兼荆湖南路安抚。五年,以事罢。八年,除利州路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十年,知隆兴府兼江南西路安抚。十五年,除兵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理宗绍定元年十二月卒,年七十二。有《昌谷类稿》六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昌谷集》二十二卷。事见《鹤山大全集》卷八七《宝章阁学士通议大夫致仕曹公墓志铭》。 曹彦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所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迎春花》是宋代诗人曹彦约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春天的花朵迎接春光,我沉睡在幻丽的华胥之中,黄昏尚未降临。博山在哪里?宝香的芬芳扑鼻而来。醒来时,只见南窗外静谧宁静,树叶稀疏,花朵繁盛,仿佛陶醉在五彩斑斓的花香之中。
诗意:
《迎春花》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光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诗中的主人公在华胥之梦中酣睡,当他醒来时,发现室外的景色安静而宁谧,树叶稀疏而花朵繁盛,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通过对花朵的描绘,诗人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相融合,传达了对春天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愉悦之情。
赏析:
《迎春花》运用了简洁而优美的语言,以描绘春天花朵盛开的景象为主线,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的“沉睡在幻丽的华胥之中”一句,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与后文中的静谧、醉锦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美好的境界,使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和花朵的美丽。
诗中的两个意象,一是“博山何在”,这里的博山象征了高远、遥远的地方,探索未知的世界,也暗示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二是“叶瘦花肥醉锦薰”,通过形容叶瘦花肥,表达了花朵盛开的繁茂景象,而“醉锦薰”则将人的情感与花香相联系,意味着作者沉浸在花香的世界中,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愉悦。
整首诗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感受,抒发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读者在阅读时,也可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和花朵的美丽,领略到自然界中的宁静和恬淡。
江人授衣晚,十月始闻砧。一夕高楼月,万里故园心。
天寒欲暮。别有一般姿媚处。半载斜阳。宝鉴微开试晚妆。淡烟轻处。渐近黄昏香暗度。休怕春寒。秉烛重来子细看。
都城判袂十年馀,世路艰昏迹颇孤。顾影不知天际雁,置身方类鼎中鱼。危言空慕刘蒉策,痛哭难看贾谊书。一笑何时成破涕,为君握手话区区。
青灯知有喜,花发满堂红。宝饼攒金蚁,琼钗缀玉虫。根非滋夜雨,蘂绽春风。照破乾坤事,能攘日月功。燄凝中夜露,烬落五更钟。蟾桂光无比,冰花巧不同。无香开瑞瓣,有燄似珍丛。鹊噪欢娱定,蛛丝信息通。今宵真有感,好事喜相逢。不假金乌照,应非玉斧工。草虫空乱树,野燐谩
既不梦于我,胡然无一言。形容那可认,骨发想俱存。泪尽血犹滴,雾开山尚昏。相看怜稚子,老病莫销魂。
美人在驹谷,久别良怀哉。秋风天气清,特为斯人来。踏月访清夜,岩扉肯予开。弟兄俨相对,松竹间古梅。子侄环侍侧,兰植依琼瑰。青灯照图史,新酒罗瓶罍。一家三代风,和气熙春台。富学饱停蓄,厚德深栽培。情周思孔子,志伊学颜回。皇路方嶮巇,天马须龙媒。旱岁渴霖雨,神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