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空阔雁南飞,整整秋来春又归。
肠断孤鸿鸣失依,重云片影俦侣稀。
野老吟情吒兴微,樊笼休羡稻粱肥。
岷峨回首寸心违,华亭清唳昔人非。
湖北湖南秋水多,洲渚星稀无纲罗,平沙雪浇声相和。
挽仰尘世应无他。
君於此处意如何。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早年从朱熹门人度正、暖渊游,学者称大阳先生。
理宗端平元年(1234)冠乡选,取得乡试第一。
从嘉熙二年(1238年)起,因蒙古攻蜀所扰,阳枋先后避地南川、清溪、夜郎、泸南等边远地区。
淳祐元年(1241),以蜀难免入对,赐同进士出身。
淳祐四年(1244),阃帅交辟之,应蜀守余玠之请,分教广安,历监昌州酒税,大宁理掾。五年,改大宁监司法参军。八年,为绍庆府学官。
1251年,主教涪陵北岩书院,士子信从者众。
1255年以后,因年老和避蒙古兵锋。先后随子就养于嘉定(今四川乐山)、涪州(今四川涪陵)、荆州(今湖北江陵)白水镇、峡州(今湖北宜昌)至喜亭、桃源(今湖南桃源)广溪。
1265年自夷陵(今湖北宜昌)还蜀。
晚以子炎卯贵,加朝奉大夫。致仕。度宗咸淳三年卒,年八十一。
子阳炎卯,瑞平二年(1247年)进士。
子阳恪,字伯强,号以斋,理宗景定四年(1262年)进士,为蜀举首,治《春秋》,著《易说》、《春秋夏时考正》2卷(均佚)。
族侄阳昂,阳枋叔父阳伯高仲子阳元泽之次子,景定三年(1262)进士,尝辟渝州节判。
《用昌黎赋鸣雁韵劝蹇从叔出峡与乃兄相依》是宋代阳枋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昌黎的赋鸣雁之韵,劝告蹇从叔出峡与他的兄弟相依。楚天辽阔,雁儿南飞,整整一个秋天过去,春天又回来。心肠断了,孤鸿鸣叫失去了归依,浓云稀疏,伴侣们也变得稀少。野老吟唱,情绪低微,樊笼中的鸟儿别羡慕稻谷和米粮的丰美。回望岷峨的山峦,心中充满了违背的痛楚,华亭清唳,昔日的伴侣已非。湖北湖南的秋水辽阔,洲渚之间星光稀疏,平沙上的雪花浇灭了声音,互相和谐。挽仰尘世,应该没有别的事情了。你在这个地方,心意如何?
诗词中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色与季节的变迁,以及人们的情感与命运的转变。雁儿的往来代表着季节的更替,同时也象征着人际关系的变化。诗人通过描述孤鸿的哀鸣和伴侣的稀少,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失落。野老吟唱的情景营造了一种寂寥的氛围,与樊笼中的鸟儿形成鲜明的对比。回首岷峨,诗人心中充满了违背和遗憾,昔日的伴侣已经离去。湖水辽阔,星光稀疏,平沙上的雪花浇灭了声音,表达了一种静谧的景象。最后,诗人提出了一个疑问,询问读者在这样的环境中,心中究竟有何所想。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雁飞季节的变化、孤鸿的哀鸣以及伴侣稀少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失落,同时也反映了人际关系的转变和生命的无常。诗人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以及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使诗词充满情感和意境。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思绪和情感的流露,同时也可以通过诗人的提问,引发自己对生命和情感的思考。
一再将书托置邮,渺然殊未亦湛浮。平生愿识才能见,别去于今岁又周。
河洛成冰候,关山欲雪天。寒灯随远梦,残历卷流年。杯共芳醪冻,簪依短发偏。毫釐九牛畔,头角两蜗前。冶外金休躍,山阿溜或穿。飘人谁怨瓦,使鬼尚须钱。招隐芝岩路,盟真玉笈篇。何当坐清颍,间洗世中缘。
维汉南有箕,垂象列三辰。长司簸扬职,糠秕居前尘。
风恼花枝不耐频,等闲飞落易愁人。殷勤最是章台柳,一树千条管带春。
靓妆艳服游川上,箫鼓声中俗自欢。寄语春风休用恶,恐教潭水起波澜。
往日房陵怜逐客,物情不觉在天涯。十年来作六州长,四海共知双鬓华。封内半为故敌践,路傍时问野人家。京山初入京西道,晚景轻风旆脚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