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来赋瓦梁行,乱后欣闻醉客声。
村戍火明人指路,江城风静夜鸣钲。
对床听雨他时念,拨火哦诗此意清。
闻说鱼轩还枳里,先生应合暂归耕。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用东坡赠晁新城韵呈朱乌江》
诗意:
这首诗是王之道以东坡为笔者,赠送给晁新城的作品。诗人借用东坡的文采,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诗人偶然间听到了乱世之后的欢乐声音,感到十分欣喜。在村庄和边防军营,他看到了明亮的篝火,指引人们的归宿。而在江城,夜晚的风声静谧,只有孤寂的夜曲声在回响。诗人对床听雨时,回忆起过去的时光,感叹岁月的流转。他拨动火炉,心中涌起了诗意的清澈。他听说鱼轩还在枳里,暗示先生应该暂时归隐农田。
赏析: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乱世的感慨和对东坡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归隐田园的向往。诗人以鲜明的画面描绘了乱世之后的欢声笑语和清净夜晚的寂静,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安宁生活的渴望。诗中的火炉和雨声以及鱼轩和枳里的提及,都是承接了东坡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东坡才情的敬仰。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明快,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译文:
我借用东坡的风采,向晁新城赠送这首诗。
偶然来到这里,写下了游历瓦梁的经历,
乱世之后,我欣喜地听到了醉客们的欢声。
在村庄和军营,明亮的火光指引着人们的归宿,
而在江城,夜晚的风声静谧,只有夜曲声在回响。
我对床听雨时,回忆起过去的时光,
拨动火炉,心中涌起了清澈的诗意。
听说鱼轩还在枳里,
先生应该暂时归隐农田。
(注:以上为对诗意进行的译文和赏析,不包含原诗词内容。)
是心如维斗,万物所取正。蒙之以微云,孤光更渊靓。
岭宿寒云薄,楼迎晓日斜。危檐排语雀,落木点啼鸦。佛鼓依山寺,炊烟隔岸家。移时收足坐,清兴会烟霞。
西谷有一士,荡然无所求。问君何为者,神闲道自休。上无求于帝,寿夭等浮沤。中无求于世,人呼任马牛。下无求于子,苟以嗣春秋。三者既无求,长歌何所忧。
陕府铁牛却知有,春秋几几成过咎。一身还作二如来,黑白不分辨香臭。
空蒙玉华晓,潇洒石淙秋。嵩高大有佳处,元在玉溪头。翠壁丹崖千丈,古木寒滕两岸,村落带林丘。今日好风色,可以放吾舟。百年来,算惟有,此翁游。山川邂逅佳客,猿鸟亦相留。父老鸡豚乡社,儿女篮舆竹几,来往亦风流。万事已华发,吾道付沧洲。
已无功业上凌烟,且泛扁舟逐计然。自喜兹游胜平日,不知今夕是何年。横空蝃蝀聊欹枕,满袖婵娟永共船。同社贤豪多载酒,坐添清兴浩远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