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堂得此添春色,金屋从他著丽人。
老佛见之怜且笑,少年休以妄为真。
梵天宝相宜方驾,海岛金沙合效颦。
可是好花多刺手,汉滨游女礼防身。
舒岳祥(一二一九~一二九八),字舜侯,以旧字景薛行,宁海(今属浙江)人。因家居阆风里,学者称阆风先生。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摄知定海县,爲霅州掌书记,先后入金陵总饷陈蒙、沿海制置使鲍度幕。鲍罢,亦归乡不仕,教授田里,覃思着述。元世祖大德二年卒,年八十。有《荪墅稿》、《辟地稿》、《篆畦稿》等,诗文集总名爲《阆风集》,曾版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阆风集》十二卷,其中诗九卷。事见清光绪《宁海县志》卷二○门人刘庄孙《舒阆风先生行状》,本集卷首胡长孺、王应麟序。 舒岳祥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咏佛见笑》是宋代舒岳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锦堂得此添春色,
金屋从他著丽人。
老佛见之怜且笑,
少年休以妄为真。
梵天宝相宜方驾,
海岛金沙合效颦。
可是好花多刺手,
汉滨游女礼防身。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场景:在锦堂和金屋中,一位美丽的女子引起了众人的注目和赞叹。然而,当一位老佛看到这一切时,他既怜悯又微笑,提醒年轻人不要将外貌和表象误认为是真正的价值。诗中还提到了佛祖、梵天和海岛等象征,以及对美丽的花朵和汉滨游女的警示。
赏析:
《咏佛见笑》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表面美和真正内涵的对比。诗人通过锦堂和金屋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外貌和物质的追求,但同时通过老佛的微笑,传达出对追求虚荣和浮华的一种警示。诗中的佛祖和梵天象征着智慧和真理,他们的存在提示人们要超越表面的美丽和诱惑,追求更深层次的精神追求。海岛金沙的描述则呼应了佛祖和梵天的形象,强调了珍贵和宝贵的价值。最后,诗人通过提到"好花多刺手"和"汉滨游女礼防身",警示人们要警惕美丽的外表背后可能隐藏的危险或欺骗。
整体而言,《咏佛见笑》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描写,反映了人们对外在美的追求和对内在价值的思考。它以佛教的智慧为背景,呼吁人们不要被虚幻的表象所迷惑,要重视内在的真善美,追求更深层次的人生意义。
风舟挽晴江,载客日夜行。身远心在家,腹肠何由平。未知所到期,先计还归程。时寻别时语,涕泪下纵横。仰观风中云,下视水上萍。共在天地间,可无同飘零。泻此樽中酒,美鱼其饮羹。虽饱不厌饥,强醉终自醒。笑言虽在远,音问犹有形。愿因东南风,时寄西北声。
桃李无言一径深。客愁春恨莫相寻。看花酌酒且开襟。白雪浩歌真快意,朱弦未绝有知音。月明千里故人心。
雄屏口分寄,珍祠倏再临。翚飞丛宇峻,龙濩伏渊深。蘋藻罗清荐,金匏合雅音。风旌翻凤蜺,晨炷燎榆沉。麝墨披新刻,尘签认旧吟。乐游情未足,残照下西岑。
田水颇胜师,寺梅若可妻。新月似小女,一弯向人低。平生寡师法,开径自出蹊。擘我妻女去,酷哉此别离。老饥方驱后,津梁忽已疲。行迈殊未歇,且拚骨与皮。下山如相送,青青势向西。
西庵松竹深,薄暮更微雨。山禽不畏人,嘲哳方对语。而余倦宦者,罢日今可数。京邑夙所怀,其如恶尘土。行复念斯游,回头怅何许。
天台旧路。应恨刘郎来又去。别酒频倾。忍听阳关第四声。刘郎未老。怀恋仙乡重得到。只恐因循。不见如今劝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