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咏槐》

万物迎春兔目开,亭亭圆影覆莓苔。
孤根信得全身地,可待山中养不材。

作者介绍

宋庠(九九六~一○六六),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后徙安州之安陆(今属湖北)。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仕襄州通判,召直史馆,歷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左正言、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深爲仁宗亲信。庆历三年(一○四三)因其子与匪人交结,出知河南府,徙知许州、河阳。不久召回任枢密使,与副使程戡不协,再出知郑州、相州。英宗即位,改知亳州,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一。謚元献。宋庠与其弟祁均以文学知名,有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宋庠诗文,编爲《元宪集》四十卷。事见王珪《华阳集》卷四八《宋元宪公神道碑》,《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宋庠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元宪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诸书散见的宋庠诗,编定十四卷。另辑得集外诗七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咏槐》是宋代诗人宋庠的作品。这首诗以描绘槐树的景象为主题,通过对槐树的形态和特点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喜悦和对槐树的赞美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万物迎春兔目开,
亭亭圆影覆莓苔。
孤根信得全身地,
可待山中养不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春天中槐树的生长状态为描绘对象,表现了春天的盎然生机和槐树的独特之美。

诗的开篇“万物迎春兔目开”,以万物迎接春天的到来来比喻槐树的花朵绽放,形象地表达了春天的繁荣景象。槐树的花朵如同兔子的眼睛一样明亮,形态可爱动人。

接着,“亭亭圆影覆莓苔”,描绘了槐树的形态。槐树的树冠优美圆润,投下的阴影覆盖在莓苔上,给人以宁静和凉爽之感。这里通过“亭亭”和“圆影”两个词的运用,使槐树的形象更加生动。

最后两句“孤根信得全身地,可待山中养不材”,表达了槐树在山中孤独生长的态势。槐树以其深厚的根基,在贫瘠的山地中能够茁壮成长,展示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坚韧的品质。这里的“孤根”和“全身地”形象地表达了槐树深深扎根于土地的形象,同时也寓意着作者对自立自强、坚韧不拔的品质的赞美。

整首诗以槐树为主题,通过对槐树的描绘,表达了春天的生机和槐树的坚韧品质。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自然界的观察,展示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力的赞颂。这首诗意境清新,字里行间透露着对自然美的敬畏和赞美,同时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态度。

  • 《郊庙歌辞·享文敬太子庙乐章·迎俎酌献》

    撰日瞻景,诚陈乐张。礼容秩秩,羽舞煌煌。肃将涤濯,祗荐芬芳。永锡繁祉,思深飨尝。

  • 《谨和答惠茶之什》

    绿云浮面味回长,每饮疑兼盛德香。不独蠲烦优下吏,更容归遗细君尝。

  • 《人月圆》

    相思何日重相见,山远水偏长。凤弦虽断,鸾胶难接,愁满离肠。最伤情处,鲛绡遗恨,翠靥留香。故人何在,浓阴深院,斜月幽窗。

  • 《惜时芳(对竹赋)》

    虚心劲节争萧散。无冬夏、钩阑侧畔。霜风雪色沈沈晚。残不了、细枝纤干。情中意里尘沙恨。试与聆、弦歌急慢。无嫌青翠开青眼。相看似、太原家惯。

  • 《陪晦翁登妙高峰一首》

    千崖盘屈曲,一塔矗空蒙。它处只山好,此中兼水洪。纵观疑犯斗,飞上觉凌风。常恨天难近,今朝路已通。

  • 《题东皋》

    东皋纵遐目,生意良自多。鱼跃喜冰释,鸟语乘春和。芳兰馥余荄,名花眩乔柯。倦客独无依,奈此庶物何。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